国际时差(北京和各国的时差表)
#学习分享官#结合前几次的内容,今天系统告知时区,方便大家收藏转发。
时区知识非常有用。在中国不同的经度,人们会遇到一些自然现象,可以用时区知识来解释。
比如夏天去哈尔滨,能感觉到凌晨四五点就天亮了,比北京早。北京夏天七点左右天就黑了,但是如果你在乌鲁木齐,你可以感觉到九点开始黑了。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去一个和中国有时差的国家,知道时区,会避免一些时间上的麻烦。
比如从加拿大卡尔加里到温哥华,飞机8:00从卡尔加里起飞,8:40降落在温哥华。明明飞了1小时40分钟。为什么飞行时间只差40分钟?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系统的说一下时区。
要理解时区的问题,先说地球的自转,这样知识体系比较连贯,容易理解。
首先,地球的自转和昼夜的变化
首先一个小问题,太阳会从西边升起吗?
从小时候的小说电视剧里,谁要是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不然我就……”,言外之意就是实现不了,因为太阳不会从西边出来。
古诗词中流传着“东升西落雨”。虽然诗人想表达的不是地理现象,但他没有反过来说吧?
太阳到底会不会从西边升起?回答:没有!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其实这是个地理问题,跟地球自转有关系。
地球一直绕着地轴从西向东旋转。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背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夜晚,这就导致了昼夜交替。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同时是白天,美国就是晚上。
因为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点比西点先看到日出。
所以太阳总是从东方出来,时间先后被分了,这也是时差的原因。
第二,时区
为了方便国际交流,理论上将世界划分为24个时区。为什么分成24份?因为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自转是360°,360/24 = 15°,所以每个时区跨越15个经度,也就是地球一小时自转15个经度。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可以看看下面的世界时区图,从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称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地方就是整个时区的“时区”。同一条子午线的所有部分都有相同的时间。同时,当经度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除了零时区(也叫中间时区)的中央经线是0,其他时区的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
现在可以回答开头的第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夏天去哈尔滨,那里比北京亮?为什么乌鲁木齐天黑得比北京晚?
从下图可以看出,哈尔滨位于东九区,北京位于东八区,乌鲁木齐位于东六区。所以,三地是有时差的。哈尔滨比北京早一个小时,乌鲁木齐比北京晚两个小时。
第三,本初子午线
我们说世界分为24个时区,那么从哪里开始呢?尽头在哪里?
国际规定以本初子午线(0°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到东经7.5°划分时区。
本初子午线穿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原址。为什么把这条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是人为的,它不像0°纬线(赤道)那样是客观的。
在零时区以东,依次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零时区以西,依次分为西1区至西12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自跨越7.5度的经度,形成一个时区。
四。国际国际日期变更线
也是国际规定,一般以180°子午线为“国际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期变更线”。
日期变更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开始和旧的一天的结束。这条线东边是新的一天,西边是旧的一天。
但实际上,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而是有几处弯曲。
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比较清晰。
如果出国,目的地国家和我们有时差,记得调整时间。如果你出国了,越过了日期线,记得调整日期。
但是现在都是智能手机。如果你能上网,手机会自动调整。记得调整你的手表。
五,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时区。
事实上,不同国家实施的计时方法与不同地区的计时方法并不完全相同。
一些国家根据其领土的实际时区使用不同的时区,如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这些国家内部使用几个时区,也就是各国内部时间不统一。
在这些国家坐飞机,要看好起飞地和降落地的时差。飞机起飞时间为起飞地当地时间,降落地为降落地当地时间。如果同一个国家的两个城市有时差,一定要小心。不要误了飞机或者让接机老师白等。
现在可以回答开头的第二个问题了。从加拿大卡尔加里飞往温哥华,因为卡尔加里位于西七区,温哥华位于西八区,卡尔加里位于温哥华的东部。这两个地方有一个小时的时差。所以航班实际飞了1小时40分钟,但显示确实是40分钟。
有的国家居然采用半小时时差的时区,比如澳大利亚,真的觉得不方便管理。
有些国家采用首都所在的区,如中国,采用北京位于东坝区的时间,即“北京时间”。还是你觉得我们在国内这么方便?
但是有些国家,像俄罗斯,东西跨度很大。如果都采用同一个时区,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因此,不同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时区管理方法。
不及物动词夏令时
为了节约能源,一些国家在夏天将时间调快一小时,也称为夏令时。
采用夏令时的国家基本都在中高纬度地区,因为现在是初夏。把时间设置得快一点,可以让人少开灯,节约能源。
位于低纬度的国家一般不采用夏令时,因为四季不分明,不存在明亮的早晚问题。尤其是位于赤道上的国家,一年四季昼夜相等,没有夏令时。
中国以前用夏令时,现在不用了。
七。时区计算
先说一下如何计算时区。我在一些参考书里总结过题目类型和计算思路。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当经度已知时,找出时区。
时区代码(时区号)=经度÷ 15。
得到的商,用数学近似的方法,保留整数位,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就是该地的时区号。除零时区(中间时区)外,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当区号已知时,求时差。
同一边相减,另一边相加。如果两地在中间时区的同侧,则两地的时区差=减去时区数;如果两地在中间时区的两侧,则两地的时区差=时区数之和。
3.已知时区代码时,求中央经线的经度。
中央子午线经度=时区代码× 15
4.当某个区域已知后,再找另一个区域。
所需地点的时区=已知地点的时区+或-两地的时区差。
“+或-”的方法是“往东加,往西减”。如果所需位置在已知位置的东部,则添加;如果是在已知地点的西边,就会减少。
计算结果大于24小时的,时间减24小时,日期加1天;反之,计算结果小于0小时时,时间增加24小时,日期减少1天。
5.当地时间和时区之间的转换。
时区的时区=时区中央子午线上的当地时间。
先求出一个地方的经度与该地方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差,再将经度差换算成时间。每15相当于1小时,1相当于4分钟。
看看这里是不是有点晕?事实上,只要你真正了解时区内的情况,任何题型都很难做到千变万化。
时区到此为止。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喜欢,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