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罗城于成龙公园(广西罗城于成龙纪念馆参观记)
谁知道曾国藩,和于成龙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这里公园有他们说过的话还有什么王阳明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清朝人。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 *** 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于成龙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他的官位大吗?
电视剧《于成龙》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以被称为“天下廉吏之一”的清朝大官于成龙的生平事迹与为官经历为题材,塑造了一个清廉政治的官员形象。于成龙这个人物也深入人心,不少人都对他非常感兴趣,那历史上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坚守本心,初入仕途】
历史上的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是清朝山西永宁州人。在顺治十八年,也就是于成龙四十四岁的时候,于成龙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仕途。这时他的任务是到偏远的广西罗城做一个县令,广西是当时清朝的边界之地,不仅与山西相隔万里,而且经济落后,十分不发达,我们不难想象为何于成龙的家人会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去这个地方做官。
然而他是一个有胸襟和抱负的文人,“经世致用”是每一个文人共同的梦想。所以他去了,当时的广西罗城荒草遍地,居民寥寥无几,说是人迹罕至也不为过,于成龙初到之时连一处可以落脚的房舍都没有,他只好暂时居住在关帝庙中。
就在这样的困境之中,于成龙以异于常人的决心和毅力,带着病处理政事,踏上了为官生涯的之一步。
【政绩斐然,得以重用】
于成龙在罗城落脚后没多久,罗城便以欣欣向荣之势飞速发展起来,他在罗城一共做了三年县令,就是这三年让罗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摆脱了混乱,得到了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他优秀的政治能力得到了当时任两广布政使的金光祖的关注,金光祖认为他是可塑之才,于成龙被评为了全省治理的榜样,这颗被蒙尘的珍珠,终于慢慢发出了他的光亮。
康熙六年,于成龙的“伯乐”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他成为了广西省唯一的“卓异”,于成龙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于成龙有着天然卓越的政治能力,他在合州上任不到两年,合州人口骤增,许多荒地被开辟出来。在古代,人口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外在体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就会越多,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于成龙的治理成就。
在这之后,于成龙先后出任黄州知府、湖广下江路道道员、福建按察使、两江总督,仕途一片平坦,他也没有辜负朝廷和人民对他的信任,从政期间勤勤恳恳,曾两次平定武昌的混乱,尽管官越做越大,名利越来越多,但他依然坚守本心,清廉正洁,为民服务。
【成就】
他整顿吏治。于成龙出任两广总督之时,主要职责就是治理官员,他也始终铭记自己的责任,把整顿吏治作为之一要务。
当时社会上存在请客送礼,贿赂官员的不良风气,于成龙知道后非常生气,惩治了在中秋节向他送礼的官员,杀一儆百;在江南上任时,时常在民间微服寻访,颁布《兴利除弊约》,又制定了以要求官员勤俭节约为核心的《新民官自省六戒》,柔刚并济,成为了地方官的行为准则。
他关心教育和科举制度。在江南这个文化发达的地区,盛行一种豪绅大族贿赂考官的风气,贫苦人家的学生往往皓首穷经而得不到任何名次,于成龙针对这种现象规定,只要发现这种情况,立马削去考官的职位,严加惩治。他也曾兴办学堂,鼓励贫苦人家子弟入学读书,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于成龙可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对文学与艺术也有很高的见解,也曾用他手中那支刚劲有力的笔写下救万千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诗篇。
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尽管在于成龙的早年时期也曾因为种种原因多次落榜,但好在历史终究没有辜负他的努力和决心。
【后记】
喜欢读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要想做一个廉洁政治,让人民满意的官员非常艰难,功名利禄的诱惑总是太多太多,能够坚守本心的又有几何?像于成龙这样,不仅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又有文学成就,更是凤毛麟角。
臧克家有一首赞扬鲁迅的诗叫做《有的人》,诗中写道,骑在人民头上,追逐名利,想要不朽的人,终将成为历史中的一抹余烬,而那些低下头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才会真正成为永恒。时间不会辜负他们,历史不会辜负他们,人民更不会辜负他们,唯有在人们的心中,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意义。
这部高收视率的央视大作,才是历史正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文由影视圈微信发布:circlemag)
平均收视超过1.2%,昨晚(1月18日)收视率达到1.96%,收视份额近6%,位居全国同时期电视剧之首!作为一部历史正剧,《于成龙》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让许多业内人士都始料未及。从1月3日央视开播以来,这部描写反腐题材的古装剧就受到了如潮的好评。《于成龙》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她的到来又会为沉寂已久的中国古装历史剧市场带来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影视圈杂志》分别采访了《于成龙》的制片人王大林和导演吴子牛,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问题的答案。
不砸鲜肉,钱要花在刀刃上
▲从左至右:导演吴子牛、制片人王大林、男主演成泰燊、女主演王雅捷
“我们本来认为这部剧的收视人群主要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但从统计数字上,还引起了很多90后甚至00后的关注。”这是制片人王大林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之一句话。在许多古装剧开始主打玄幻、魔幻题材的当下,《于成龙》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面对这样出色的成绩,王大林一语道破了成功的“天机”:“其实《于成龙》能够取得这样的一个结果,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在做这部剧的中间并不盲目,充分尊重了电视剧的创作规律。”
在过去的一年中,明星高片酬已经成为影视业中最为人诟病的问题之一。特别是近日还传出了某剧男女主演片酬过亿的消息。但《于成龙》在 *** 过程中,却并没有把钱砸在明星身上。据王大林透露,《于成龙》40集的总投入也就在七八千万上下,用在演员上的钱则在总投入的40%以下。这样的投入在3亿5亿都算不上大 *** 的如今,绝对算得上是小成本运作了。
▲《于成龙》剧照
对于演员的选择,导演吴子牛认为,影视创作演员要选对的,而不是贵的:“演员选准了,这个人物塑造就成功了一半。比如成泰燊,他非常瘦,符合‘于青菜’这个角色。但同时他虽然很弱小,但在戏中却有着强大的内心力量,这个对比非常鲜明,这很符合我的要求。而且当时我还要求,只要是开口的演员必须是专业演员,因为我们是同期录音,这就要求演员的台词必须好。”
那么这部戏究竟把钱花在了哪里呢?据了解,《于成龙》剧组主创人员800余人,动用群众演员1.5万人次、马匹853匹次,驻组车辆150辆。王大林坦言,虽然投入并不大,但这部戏在 *** 投入特别是外景上的投入都丝毫不打折扣,真正的把钱用在了刀刃上。
▲《于成龙》剧照
说到外景,王大林和吴子牛都提到了在广西罗城的拍摄经历。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45岁才出仕做官,而他被任命的之一个官职就是广西罗城知县,在这里他迈出了官场生涯的之一步。
“我在开始拍戏时就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一定要去罗城拍。”作为本片导演,吴子牛解释说:“去罗城拍就是为了力求真实,那里有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植被。无论是山西、横店还是无锡,其自然风光都和罗城天差地别,这些东西都是在后期很难实现的。这样做也是为了服务于艺术,我们在山西的戏体现的北国风光,一下子转场到广西,有一个在画面上的反差,展现了于成龙人生的起伏,显得更有戏剧性。”
当然在广西的拍摄不仅仅是剧组人员劳师远征这么简单。为了还原现实,剧组还特意斥资200万元,实景搭建了罗城县衙和街道。除了拍戏之外,王大林还透露当初搭景之前的另一个考虑。
▲《于成龙》在罗城搭建实景
“这个景给我们的拍摄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都是实景搭设,当时想的就是拍摄后能给当地留下一个纪念。有当地人和我说现在这个景变成了罗城县的一个旅游资源,造福了当地百姓。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要兼顾。”这是采访过程中,始终挂在王大林嘴边的一句话。拍摄一部戏,特别是《于成龙》这样的反腐题材剧,这种兼顾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02
为求真实,导演不让女演员化妆
▲《于成龙》剧照
对于所有历史正剧来说,有两个矛盾始终都会存在。其一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可看性的冲突,要么就是显得不够正式,甚至三观出现问题;要么就是太过于强调主旋律而丧失了可看性。另一个就是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两个问题,王大林和吴子牛有着自己的思考。
▲《于成龙》剧照
▲《于成龙》导演吴子牛和主演成泰燊讨论剧本
无论多么好的计划和统筹都还需要导演最终实现。在吴子牛看来,历史人物就像一只只“养在瓶子中的小鸟”,而自己要做的就是“让这只小鸟飞起来”。
“于成龙经历了23年的宦海沉浮。他的事迹本身就非常有戏剧性。而且这个人物很有意思,他一生基本上是在山西、广西、湖北、福建、直隶、两江六个地方度过的,这六个地方故事相对独立,人物也不太一样。所以我在做这部剧时就像是在做六部大电影,当时就觉得这样做可看性一定会很高。”
“比如他在山西反抗圈地,差点被杀。然后又揭发科考作弊被罚,而在更低谷时又碰到了人生机遇,有了做官的机会。以45岁高龄进入官场,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但他去广西上任,还没到罗城就又险些被杀害。再到后来在湖北经历三藩之乱,在福建赶上了禁海令。他和康熙的叔叔康亲王以及康熙的外甥之间的争斗也基本上都是真实的。”
▲《于成龙》剧照
当然,只有历史人物本身带来的戏剧性是不够的,后期的艺术加工也十分重要。吴子牛认为,历史剧的叙事方式和节奏把握是最重要的,而自己在拍摄和后期剪辑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这些环节上的拿捏:“比如,我在于成龙走出山西之前,加了一段他们喝酒的戏,还加了一副对联。一下子写出了一个中年男人想要报效国家的这种急切心情。再比如像于成龙在湖北经历一场恶战,平定了乱匪何士荣,观众可能都会稍稍喘了一口气。结果于成龙刚进门,他就听到了哭声,然后知道自己的母亲去世了,所以他要求丁忧。但被上级传令,让他去福建赴任。这一系列剧情安排的很紧凑,起伏也很大。”
▲于成龙怒杀何士荣
除了对于叙事和节奏的拿捏上的精准,吴子牛导演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也近乎到了苛刻的程度。为了贴近当时人的妆容,他甚至要求剧中所有女主演不准画眼线和嘴唇:“现在很多历史剧的妆容和发型做的都弄的很夸张,显得非常不真实。”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注重细节”。吴子牛导演对于历史剧的拍摄有着自己的原则。这就让我们在欣赏电视剧扣人心弦的剧情的同时,体会到“天下之一廉吏”的风范,并在自己的心中升起一团正气。
03
《于成龙》要做有担当的历史剧
▲《于成龙》剧组在发布会上(中:导演吴子牛,右二:制片人王大林)
可以说,宣传民族文化,弘扬社会正气一直都是历史剧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在提倡廉政的今天,《于成龙》的出现非常适时。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历史剧,特别古装历史剧的 *** 水平还不尽如人意,许多剧的内容都很经不起推敲。
对此,曾经指导过《天下粮仓》、《贞观长歌》等电视剧的吴子牛导演对当前的历史剧市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的古装剧非常多,IP、玄幻这样的概念炒得也很热。但真正能够起到洗涤人们心灵的剧应该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特别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他们应该在历史观、价值观方面受到正确的教育,不要被那些浮夸的东西所引导。”
对于文化的传承,王大林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自己在《于成龙》的 *** 中,也非常注重把这种文化底蕴融入到剧中。“于成龙之所以能够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背后有着很深的积淀。包括他在书院的戏,就是我们想试图把这样的积淀呈现在观众面前。”
▲《于成龙》剧组
《于成龙》从拍摄到后期,吴子牛导演可谓是居功至伟。当然,于成龙的成功并非只是王大林和吴子牛两个人的努力, “我们的制片人丁晓峰、李静都为这部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整个剧组的生产环节都是这两个人负责的,包括在广西搭景,联系各地的拍摄等等,一天都不能离开,而且每天都非常忙,平均睡眠只有3-4个小时。特别是在广西,由于适应不了当地气候,很多人都生了病,但大家依然咬着牙完成了拍摄。当然还有其他的同事,我们是一个国企的制片团队,能有这样的工作状态真的让我感动,我也为他们而自豪!”王大林非常动情的表示。
影视圈发布,微信ID:circlemag
微信搜索关注:影视圈Magazine
邂逅更多圈内事儿
罗城旅游必去景点
罗城旅游必去景点:成龙湖公园、罗城长生洞、罗城仫佬族博物馆、罗城青明山庄园、大勒峒仫佬族古民居、崖宜风光。
1、成龙湖公园:位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城西面,为纪念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龙而修建。公园占地面积达170公顷,公园内建有仫佬族文化特色的多处曲桥、亭塔及仫佬族博物、于成龙廉政文化展示馆等风情建筑,看蓝天白云,闻芳菲花香,听燕子呢喃。
2、罗城长生洞:位于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棉花村棉花天坑景区内,是景区重点打造的景点。洞口云雾缭绕、洞内空间巨大,内有天然大水潭,且钟乳石质地纯净、色泽如玉、形态各异、蔚为壮观。
3、罗城仫佬族博物馆:位于成龙湖公园北面,与成龙湖公园的山光水色及亭台楼阁融为一体,与西面的于成龙廉政文化展示馆并列构成两大主题文化景观,是一座以展示罗城仫佬族繁衍生存、社会发展物证、文化遗珍等为主要任务的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
4、罗城青明山庄园:位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青明山林场林区内,负氧离子含量高,是一个绿色的天然氧吧。庄园由“采摘园”、“健身休闲区”、“仫佬族风情园”、“农家乐园”等4大园区构成。园内亭阁别致、项目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是“身心之旅、回归自然”的理想之地。
5、大勒峒仫佬族古民居:是罗城县乃至河池市古民居保存最完好的古村寨之一。整个村寨由三条石板铺设的巷道将整个村落纵向分成四个部分,巷道出口各筑一石寨门,是出入村寨的必经之路,现仅存一座。
6、崖宜风光:从罗城向东行15公里的柏油路,就可抵达著名的小长安——崖宜风光所在地。在10多功能公里长的武阳江上,两岸翠竹青青,奇峰异彩目不暇接,山村炊烟袅袅;江水清澈见底,水中嬉戏的鱼儿清晰可见;舟行江上,水面波光粼粼,变化无穷。
罗城介绍
位于广西北部,东北邻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与柳城县交界,西南连宜州区,西北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接壤,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行政区域面积2651平方公里,下辖7个镇4个乡。
看于成龙如何收拾罗城这个烂摊子
用历史温暖现实。大家好,这里是《山西人pia山西》,我是小鼠。接着上回,我们继续开讲于成龙任广西罗城知县的故事。
从山西老家到广西桂林,于成龙一行六人走了三个多月。途中,虽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但也吃了不少苦头。到达桂林时,广西巡抚见他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劝他在省城多住些时日。可于成龙自愧已然错过了上任期限,领了官服和官印,当天就赶往了柳州。
在柳州换过文书,又行了十余日,于成龙终于来到罗城境内。一行人欢呼雀跃,将赶路的草鞋换成崭新的布鞋,洗干净身上的尘土,兴高采烈准备进城。
可谁知,眼前的一幕幕令于成龙心里顿时凉了半截。罗城县城墙倒塌,城内人家稀稀落落,总共不上百户,而且家家房门紧闭,城内死气沉沉,俨然一副鬼城的模样。走遍全城,于成龙都没找到县衙的位置,眼看天色已晚,只能在关帝庙暂且休息一晚。
第二天,偶然见到一位早起劳作的吴姓农人,一打听,才知道关帝庙旁的破草屋就是罗城县衙。于成龙和随从忙活了整整一天,才将县衙收拾得像个样子。
在城内走访时,于成龙从学宫教谕(师)处打听到,罗城县城内现在只剩6户人家,连年自然灾害,再加上兵荒马乱,恶匪横行,城内百姓战死的战死,落草的落草,剩下的都躲到了深山之中,自给自足。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间,于成龙和随从手持安民告示,几乎跑遍了县城周边的大小村落。在他们苦口婆心的劝告下,躲在深山的百姓渐渐回到县城,城内的人气变得浓重起来。可是,在此期间,跟随于成龙从山西一路走来的一名随从,因为水土不服,中了瘴气之毒,不幸去世了。
虽然百姓渐渐都返回了县城居住,可城周边的匪患不解决,城内百姓迟早会再逃回深山。于成龙开始琢磨起剿匪的事。
成龙去过广西哪些地方
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从仆不久或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之一步。
罗城百废待举,首要在于安定社会,恢复生产。于是,于成龙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 *** ,首先在全城乡建立保甲,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境内初安后,他又约会乡民练兵,甘冒“未奉邻而专征,功成也互不赦之条”的后果,抱着为民而甚于瘴疠而的决心,准备讨伐经常扰害的“柳城西乡贼”。在强大的声势下,西乡“渠魁府首乞恩讲和,抢掳男女中只尽行退还”。接着又在全县搞联防,从此,“邻盗”再不敢犯境。在消除内忧外患的同时,于成龙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他常常深入田间访问农事,奖勤劝惰。农闲时带领百姓修民宅、建学校、筑城墙。对迁入新居的农家,还亲为题写楹联,以示鼓励。在深得民心之后,他又以刚柔并用的斗争策略,解决了“数大姓负势不下”的问题,使这些一向桀骜不驯的地方豪强“皆奉法唯谨”。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于成龙的突出治行受到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康熙三年(1664年)春,金光祖升本省巡抚,就地方施政征询于成龙的意见。对此,于成龙曾两次条陈,针对广西地方施政的各方面,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主要内容有:一.澄清地方吏治;二.“弭盗”与“慎刑”;三.推行“抚” 字催科;四.减轻百姓负担,疏盐行、除灾耗、清杂派;五.改善民族关系等等。这些建议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提出的,但很大程度上也符合民众的利益,表现了他的敢于言事和不怕风险的勇气。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市)知州。离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出现了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入情景。
四川遭战乱最久,人口锐减为全国之首。于成龙赴任的合州包括三属县,只有丁口百余人,正赋14两,而衙门的各种供役、需索使百姓繁重不支。目睹地方荒残,于成龙确定以招抚百姓为急务,他首先革除宿弊,严禁官吏勒索百姓,又免去规定的驱从,以家仆随身。
合州土地极度荒芜。而流民不附的原因,在于原主认业。为此,他严格规定了“凡一占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的原则。同时要求各县注意为新附百姓解决定居与垦荒中的具体困难,并亲自为他们区划田舍、登记注册,借贷牛种,申明三年后起科。这样,“新集者既知田业可恃为己有而无复征发仓卒之忧,远近悦赴,旬日之间户以千计。”奖励垦荒是清初基本国策,但于成龙实行“禁止原主认业”先于清廷明确规定的15年前,加之他对具体问题的妥善解决,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由于招民垦荒政绩显著,康熙八年(1669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
于成龙去往黄州府(今湖北黄州市)同知任四年,任知府四年。这里着重叙述他的两件事。一是治盗省讼。“盗”成为清初一大社会问题。在黄州府岐亭镇一带,盗贼甚至白昼劫路伤命,严重影响了地方安定和居民正常生活。于成龙上任之初,即以郡丞身份坐镇岐亭治盗。为了摸清盗情和每一件重大盗案,他总是亲自访察。他多以“微行”的方式,扮作田夫,旅客或乞丐,到村落、田野调查疑情,从而对当地盗情了如指掌。他还特意在衣内置一布袋,专放盗贼名单,“自剧贼,偷儿踪迹无不毕具,探袋中勾捕无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