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婺源李坑景区介绍(婺源李坑风景图片)

婺源李坑景区介绍(婺源李坑风景图片)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1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由婺源县城 *** 镇乘车前往一个景点小桥流水人家——李坑。车程大概十来分钟。现在我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给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木子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10年,由一个叫李洞的人建村,距今有千年的历史。村子原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为什么叫理田呢?拒村子里的老人说:他们现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为远祖在尧帝为部落首领是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所以以官职为姓。同时,因远祖唐末由北方迁到南方曾“占得从田之签”。李洞建村是不忘祖,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于小溪两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称为“坑”,便俗称为李坑。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称为水口,原因是这里的村里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从这里流出村子。古时候,水口往往成为一个村子庄的标志。村中有人出远门,家人必送到水口,千叮万嘱,挥泪洒别。在外多年的游子重返家乡,走着走着,一望见水口,便会激动不已,分外亲切.

1、李翼高故居:这幢古名居建于清初,是一个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雕刻的艺术画廊。在房子翘角飞檐的门罩下,垂花柱式门枋上的砖雕十分精细,下枋上精雕细刻着古戏文图幅、人物图案各异,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征纯洁和吉祥,这边的莲蓬,则是期望多子多孙。各位游客,我们再来看看正门两边各有一个石墩。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个石墩的作用是什么?——那是主人的下马石。我们再来看看屋子里的构造。由于主人的富裕,左右厢房的隔扇门窗上,木雕精致、完善。,充分体现了婺源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技艺。整幢宅子上、下两层,每层分为三部分:前面的这间称前堂,是 *** 的房间。因为 *** 是不能随便出闺房的,所以门窗上是镂空的雕刻图案,方便 *** 从屋内往外看。正中间的这两间称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后面两间称后堂,那是儿子们的房间。当儿子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则搬入后堂,所以后堂又称为高堂。

2、大夫第: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是一个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李文进的大夫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清朝 *** 的正规军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完全靠曾国藩的湘军,国库又没有大量的钱财做军饷,当时的徽州同知鼓励商人捐钱作军饷,捐得多就封官,李文进的官衔就是那时侯捐来的。从这幢房子的门面上来看,沿袭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点。大门为石库门枋,水磨青砖门面,大门上方砌筑门罩。门罩上黛瓦铺盖,戗角飞檐,不仅能遮挡雨水,还能起美化的作用。飞檐下方,门枋上砖雕图案细腻精美,极富装饰趣味。石库门柱础上的石雕,是民间较为常见的“狮子滚绣球”图案,表达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满欢乐的心态。我们再仔细看看这石雕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横着雕刻的繁体“书”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屋子的上方有一个天井,这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风。同时它还有一层含义,既是把人和天衔接起来——“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存在。同时,在徽州人的眼里,水源就是财源,雨天,水不停地从天井向家里流,四水归堂,蕴涵着“财源滚滚而来”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凿成铜钱样式,古时候人们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养一只千年乌龟。乌龟在下水道里爬来爬去,下水道就永远畅通无阻。这座大夫第取名“春蔼堂”,一则体现出家庭融乐的气氛,二则饱含长辈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之情。屋内的木构件上,同样雕似着精美图案,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等内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主人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凭借自己的真凭实学考取功名的美好心愿。

各位游客,房屋右侧的这间跨院当地称做“ *** 绣楼”。看,楼上这座向河街挑出许多的亭阁式建筑,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原本用于观景,但传说也是 *** 抛绣球的地方。这里有一扇古代百叶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 *** 可以窥视楼底的过往人群。 *** 抛绣球的故事,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因为有些待字闺中的 *** ,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权贵,如何选择左右为难,或者因 *** 的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出现了抛绣球选女婿这种戏剧性的做法。 *** 的绣球抛给谁,,一般是有目标的,也就是 *** 一般已经选定了一个意中人,而不是随随便便乱抛的

3、申明亭:各位游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刚刚经过的这个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见证,取名“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书上记载得非常详细:如果村中有人为非作歹,就把他的恶行书写出来,张贴在亭子中,以达到惩戒的效果。古时候村中的建设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负责,因李坑过去的村规民约颇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觉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难免有争议,家庭有纠纷,遇到这种情况,宗祠就鸣锣在申明亭聚众,村人均可参加评议,对谁是谁非进行公断,排解纠纷,批评和惩办违反村规民约的人。

4、通济桥: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看看旁边的这两条溪流。这是李坑过去“十二景”之一的“两涧流清”。其中一条溪流前方有两个小石墩,这条就是公龙,有石墩为龙角。这边没有石墩的是母龙,两条龙在此桥处汇为一条溪流,构成“双龙戏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时候风水村中两水相激本来不利,但这里用通济桥锁住,用申明亭镇住,也就化解了。通济桥跨度约5米,始建的年代已难以查考,不过最后一次维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石拱桥。

5、李书麟故居:这幢民居是“八字门”,别具一格,并正对着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门前这扇墙壁,又称为萧墙。,一般是建在院子里的。但在婺源,萧墙都建在门外,因为本地人以天为院子,以门前山水为院子,所以把萧墙建于大门口。萧墙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挡风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书写着‘福’字意味着“开门见福”。这幢民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门楼上的雕刻也很精细,进入房子内部后,大家可以发现这个条案与众不同,特别长,有4米多长,这在婺源现有的古建筑中可算是罕见的,此外,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个戗角,四个天井,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6、鱼塘屋:这是一所不知名的书斋,村子里的人都叫它鱼塘屋。从风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砖铺成,当地称‘金砖铺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铺地;二是采用木柱础,不象后来的房屋一律采用石础;三是隔扇很朴素,格心用横直棂子,没有雕饰。连着它的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的后花园,园内有一个石砌的鱼池,用青石板将周围围住,绕池的小径以块石铺垫。池内的鱼就是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的荷包红鲤鱼,池水与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这边是花坛,花坛中的这棵紫薇树,相传是李知诚亲手栽种,算起来树龄已有800多年了,当年茂盛是树干胸径有0.4米,经一次雷击后现虽只残存半边,但每年都回新枝萌发,红花满树。旁边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树,树干上长满灵芝,使人觉得这里充满了灵气。

7、蕉泉: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的这眼泉水叫“蕉泉”。这眼泉水虽然流量不大,却一年四季不会干涸,泉水清澈凉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断流,蕉泉供应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里这是他们的救命泉。这眼泉水是从石缝中流出来的,在这有带还流传一个神化故事。传说,李坑村曾有一个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张天师的徒弟,天性聪悟却心术不正。相传张天师养着几条小龙,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条,回家养在墨盒里。张天师闻讯赶来索要,李祈福反问他龙是什么颜色,张天师说是黄色的,李祈福说:我这里有条黑龙,没有你的黄龙。张天师无奈,就把这条龙送给了他。

龙养在墨盒里越来越大,终不是办法,李祈福就想为它找个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来到这里见这石壁上有水渗出,便拔剑直 *** 去,顿时缝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兴奋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个洞,他趁势往地上一坐,坐出一个大陷坑,水不断流入坑中,形成这个水池。李祈福把龙养在池中,长大以后不断兴风作浪,尾巴一扫把附近的这些房子的马头墙全铲平了。大家看,这一带房子都没有马头墙。李祈福听到村民怨声连连,于是把龙带走了,最后把它放入浙江开化的一条江中,至今这条江仍叫乌龙江,而蕉泉也因为曾养过龙,成为古时候人们求雨必拜的地方。

这座宅子的内部摆设,在婺源屋内的摆设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看这中间是一个高高的马头座钟,左右两边,一边是花瓶,一边是镜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静,终身平静”。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2

今天,我们去的旅游点是李坑古村落。这里,我首先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10年,由一个叫李洞的“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为什么叫理田呢?村里的老人说:他们现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为远祖在帝尧时为部落首领时任大理(掌刑法之官),故以官职为姓。同时因先祖唐未由北方迁江南时,曾“占地从田之签”,李洞建村时数典不忘祖,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在小溪(亦称“坑”)两岸,便俗称李坑了。

李洞是个曾任从五品朝散大夫的隐士

他来此建村后注重教育,培育人才。据村谱记载,李洞的儿子李仁曾遵父命创建“盘谷书院”。此后,自宋至清几百年间,全村出了18名进士,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还出了一位状元,叫李知诚,出任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达32人,并有1名饱读诗书,能文善诗的文士留下传世佳著29部。除以上外,村民的主流还是明清时外出经营的商人,他们的木材、茶叶生意做到了南京、姑苏、上海、广州等地,他们积攒了钱财回来,除了建造住宅处,也修宗祠、桥、路、亭、寺院等,使得李坑这个不傍大河通道,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山村,慢慢以展成为一个建筑类型很发达的革子,有大小宗祠12座,庙宇观阁17座,桥亭路亭17座,还有书院、私塾、文峰塔、公共园林等,当年号称“婺东之一村”。下面,请大家随我进村参观。

[车至李坑路口]

游客们,请下车。步至中书桥]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中书桥”,它是婺源现存最古的桥之一,建于北宋未年,是座单孔砖拱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砖拱上铺青石板。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史书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村人李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他在京城为官多年回乡省亲,一日漫步村边,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溪上的木桥时,有摇摇欲坠之感,孩童嬉戏奔走过桥时更令人感到害怕,于是捐资建造了这座稳重大方的砖拱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谢他的恩德,就以李侃的官职定名为“中书桥”。

[步至李坑村口]

这里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称为“水口”,原因是这里的村落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从这里流出村子。水口是婺源村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修筑水口碣拦截财气,培植水口林,有的还建起水口桥以锁住灵气。古时候,水口往往成为一个村庄的标志,村中有人出远门,家人必送至水口,千叮万嘱,挥泪洒别;在外多年的游子重返家乡,走着走着,一望见水口,便会激动不已,分外亲切。

[引游客进村]

各位游客,有人说,步入李坑时,仿佛走进“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里,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这条穿村而过的小溪,由东向西缓缓而流。现李高村260多户1000余人口,大多居住在溪的两岸。这种建筑布局说明,李坑村过去很讲究风水,因为堪舆术说:水向西流必富。古时候李坑人选择在水由东向西流的溪畔构筑房屋,这就把他们所希翼的美好愿望,从村落布局的形态中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来观赏一下李坑的古民居吧。从表面上看,李坑的老房子和婺源其它村落的古民居一样。大多是粉墙、青瓦(时间一长变成黛色)。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一种朴素淡雅的美感,屋顶采用马头墙的建筑造型,即房屋的左右两侧筑起风火山墙,高出于屋顶。同时为避免山墙檐距双向坡顶的屋面高差过大。采用了随屋面坡度层层跌落的形式,因为它形似马头,故俗称为“马头墙”。马头墙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画出民居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走向李翼高故居],我们去叩开这幢古屋。这幛古民居建于清初,是一个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的居所。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雕刻的艺术画廊。请看,要房子翘角飞檐的门罩下,垂花柱式门枋上的砖雕十分精湛,下枋上精雕细刻着古戏文图幅、人物图案各异,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征纯洁和吉祥,这边的莲蓬,则期望多子多孙。

[步入大门后]

为进一步向外人显示1、李翼高故居:这幢古名居建于清初,是一个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雕刻的艺术画廊。在房子翘角飞檐的门罩下,垂花柱式门枋上的砖雕十分精细,下枋上精雕细刻着古戏文图幅、人物图案各异,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征纯洁和吉祥,这边的莲蓬,则是期望多子多孙。各位游客,我们再来看看正门两边各有一个石墩。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个石墩的作用是什么?——那是主人的下马石。我们再来看看屋子里的构造。由于主人的富裕,左右厢房的隔扇门窗上,木雕精致、完善。,充分体现了婺源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技艺。整幢宅子上、下两层,每层分为三部分:前面的这间称前堂,是 *** 的.房间。因为 *** 是不能随便出闺房的,所以门窗上是镂空的雕刻图案,方便 *** 从屋内往外看。正中间的这两间称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后面两间称后堂,那是儿子们的房间。当儿子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则搬入后堂,所以后堂又称为高堂。

2、大夫第: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是一个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李文进的大夫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清朝 *** 的正规军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完全靠曾国藩的湘军,国库又没有大量的钱财做军饷,当时的徽州同知鼓励商人捐钱作军饷,捐得多就封官,李文进的官衔就是那时侯捐来的。从这幢房子的门面上来看,沿袭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点。大门为石库门枋,水磨青砖门面,大门上方砌筑门罩。门罩上黛瓦铺盖,戗角飞檐,不仅能遮挡雨水,还能起美化的作用。飞檐下方,门枋上砖雕图案细腻精美,极富装饰趣味。石库门柱础上的石雕,是民间较为常见的“狮子滚绣球”图案,表达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满欢乐的心态。我们再仔细看看这石雕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横着雕刻的繁体“书”字,它代表了主任的心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屋子的上方有一个天井,这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风。同时它还有一层含义,既是把人和天衔接起来——“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存在。同时,在徽州人的眼里,水源就是财源,雨天,水不停地从天井向家里流,四水归堂,蕴涵着“财源滚滚而来”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凿成铜钱样式,古时候人们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养一只千年乌龟。乌龟在下水道里爬来爬去,下水道就永远畅通无阻。这座大夫第取名“春蔼堂”,一则体现出家庭融乐的气氛,二则饱含长辈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之情。屋内的木构件上,同样雕似着精美图案,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等内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主人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凭借自己的真凭实学考取功名的美好心愿。

各位游客,房屋右侧的这间跨院当地称做“ *** 绣楼”。看,楼上这座向河街挑出许多的亭阁式建筑,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原本用于观景,但传说也是 *** 抛绣球的地方。这里有一扇古代百叶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 *** 可以窥视楼底的过往人群。 *** 抛绣球的故事,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因为有些待字闺中的 *** ,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权贵,如何选择左右为难,或者因 *** 的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出现了抛绣球选女婿这种戏剧性的做法。 *** 的绣球抛给谁,,一般是有目标的,也就是 *** 一般已经选定了一个意中人,而不是随随便便乱抛的

3、申明亭:各位游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刚刚经过的这个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见证,取名“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书上记载得非常详细:如果村中有人为非作歹,就把他的恶行书写出来,张贴在亭子中,以达到惩戒的效果。古时候村中的建设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负责,因李坑过去的村规民约颇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觉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难免有争议,家庭有纠纷,遇到这种情况,宗祠就鸣锣在申明亭聚众,村人均可参加评议,对谁是谁非进行公断,排解纠纷,批评和惩办违反村规民约的人。

4、通济桥: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看看旁边的这两条溪流。这是李坑过去“十二景”之一的“两涧流清”。其中一条溪流前方有两个小石墩,这条就是公龙,石墩为龙角。这边没有石墩的是母龙,两条龙在此桥处汇为一条溪流,构成“双龙戏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时候风水村中两水相激本来不利,但这里用通济桥锁住,用申明亭镇住,也就化解了。通济桥跨度约5米,始建的年代已难以查考,不过最后一次维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石拱桥。

5、铜绿坊:“铜绿坊”建于清代中叶,主人李聘如是在安徽芜湖经营铜绿生意起家的,因此村中人称他的故居为“铜绿坊”。铜绿坊仿官厅建筑风格,在大门后另外设置了一座仪门,当地称“中堂门”,平时中堂门关闭不开,常人一般从两侧出入,如有达官贵人光临,则打开中堂门迎接。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铜绿”。“铜绿”的化学名称叫“缄式碳酸铜”,是一种有毒的绿色晶体,可做杀虫剂。古代制取铜绿的 *** 很特别,用糯米蒸成饭,裹在铜上,时间一长,饭霉烂,剥下来铜的表面上就生成铜绿,然后刮下来在加入一些其它的化学元素制成。

各位游客,我们再来看看着这座宅子的内部摆设,在婺源屋内的摆设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看这中间是一个高高的马头座钟,左右两边,一边是花瓶,一边是镜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静,终身平静”

6、李书麟故居:这幢民居是“八字门”,别具一格,并正对着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门前这扇墙壁,又称为萧墙。,一般是建在院子里的。但在婺源,萧墙都建在门外,因为本地人以天为院子,以门前山水为院子,所以把萧墙建于大门口。萧墙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挡风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书写着‘福’字意味着“开门见福”。这幢民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门楼上的雕刻也很精细,进入房子内部后,大家可以发现这个条案与众不同,特别长,有4米多长,这在婺源现有的古建筑中可算是罕见的,此外,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个戗角,四个天井,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7、鱼塘屋:这是一所不知名的书斋,村子里的人都叫它鱼塘屋。从风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砖铺成,当地称‘金砖铺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铺地;二是采用木柱础,不象后来的房屋一律采用石础;三是隔扇很朴素,格心用横直棂子,没有雕似。连着它的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的后花园,园内有一个石砌的鱼池,用青石板将周围围住,绕池的小径以块石铺垫。池内的鱼就是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的荷包红鲤鱼,池水与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这边是花坛,花坛中的这棵紫薇树,相传是李知诚亲手栽种,算起来树龄已有800多年了,当年茂盛是树干胸径有0、4米,经一次雷击后现虽只残存半边,但每年都回新枝萌发,红花满树。旁边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树,树干上长满灵芝,使人觉得这里充满了灵气。

8、蕉泉: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的这眼泉水叫“蕉泉”。这眼泉水虽然流量不大,却一年四季不会干涸,泉水清澈凉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断流,蕉泉供应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里这是他们的救命泉。这眼泉水是从石缝中流出来的,在这有带还流传一个神化故事。传说,李坑村曾有一个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张天师的弟子,天性聪悟却心术不正。相传张天师养着几条小龙,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条,回家养在墨盒里。张天师闻讯赶来索要,李祈福反问他龙是什么颜色,张天师说是黄色的,李祈福说:我这里有条黑龙,没有你的黄龙。张天师无奈,就把这条龙送给了他。龙养在墨盒里越来越大,终不是办法,李祈福就想为它找个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来到这里见这石壁上有水渗出,便拔剑直 *** 去,顿时缝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兴奋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个洞,他趁势往地上一坐,坐出一个大陷坑,水不断流入坑中,形成这个水池。李祈福把龙养在池中,张大以后不断兴风作浪,腾云是尾巴一扫把附近的这些房子的马头墙全铲平了。大家看,这一带房子都没有马头墙。李祈福听到村民怨声连连,于是把龙带走了,最后把它放入浙江开化的一条江中,至今这条江仍叫乌龙江,而蕉泉也因为曾养过龙,成为古时候人们求雨必拜的地方。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3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几天.勤劳李坑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安居乐业 平平安安的好兆头 村里都要举行中秋舞龙的活动。 中秋舞龙从村头开始,带头的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挥着一个圆圆的龙珠 后面由十几名汉子举着纸扎龙灯跟着龙珠舞动,时而高 时而低 时而盘旋 纸龙灯的里面有几十支红色蜡烛照亮着 从远处看去就像传说中的一条巨龙 一位老人带着几个后生在后面敲锣打鼓。每到一家,主人就会燃放,烟花,据说你家的鞭炮 烟花能放多久,纸龙灯就在你家门口舞多久 就意昧着你家来年平安 幸福。整个舞龙过程要走遍全村的每一户人家,一般会持续到凌晨的2点到3点结束。

李坑名品。这道菜采用黄山特产山珍花菇与石鸡同蒸。花菇是9菇中的上品,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并有降血压、减少胆固醇及抗癌作用。此菜堪称山珍之巧配,甚为名贵。

具体做法:把石鸡腿入开水锅中略烫洗净,用姜汁、精盐、甜酒、味精拌和腌渍入味,水发花菇去蒂洗净;把石鸡腿排齐在碗中,花菇放在其上,加入熟猪油、鸡汤,上笼旺火蒸15分钟取出,扣入盘中即成。

此菜食之9鲜甜润,酥嫩爽口,回味隽永。

创制于婺源县李坑村,为著名风味菜肴,始于唐代。《朱子语类》载:“ 婺源俗,岁暮二十六日,烹豕一只祭家先。亦以炙肉及以鱼佐之。”具体做法:取五花肉洗净,切成厚半寸、宽约巴掌大小,用竹串之投放佐料(桂皮、茴香、胡椒粉末、白糖、酱油)中稍浸,然后放在刚燃过的糠灰上两面翻动炙烤,烤至肉油滴入火灰即成。烤熟的五花肉,形体收缩,焦黄略红,外脆内松,其味特香。

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江西婺源旅游景点介绍

江西婺源旅游景点介绍

旅行要学会随遇而安,淡然一点,走走停停。到了婺源,你会发现这里可以让你驻留很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婺源旅行景点 攻略

婺源旅游已形成东、西、北三条精品线路,以下是简单的介绍:

东线主要景区有江湾、篁岭、李坑、汪口、晓起、江岭、庆源。

婺源县上午包车前往李坑,中间会路过一座狭长的小岛,小岛夹在两岸之间,形状犹如一弯月,这就是月亮湾。隔岸徽派民居的典雅、周边秀美的景色相融合。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中午不妨在李坑吃上一顿富有农家特色的菜肴。

下午首先来到江湾,这里地处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从江湾再往北走七公里就到了晓起村,村屋多为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江岭南临晓起,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油菜花与徽派民居相呼应,这里总吸引了无数摄影师和游客。

李坑景区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江湾以古老的徽派建筑及秀丽的山水风景,地处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一条梨园河由东而西,呈S形从三山谷地中穿行,山水交融,给婺源江湾平添了许多灵气。

千年古商埠--汪口景区中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汪口景区已经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晒秋人家----篁岭

“地无三尺平”的独特地貌,造就了婺源篁岭古村500年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隐居生活。千棵珍奇古树环绕、万亩梯田簇拥,和谐自然的民俗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乡村美景。篁岭村民祖辈起就有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的民俗,每当日出山头,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排布,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五彩缤纷丰收成果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景观,形成一幅幅闲适、恬静的传世“篁岭晒秋图”。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画家和摄影家前来创作。以篁岭晒秋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在全国曾获得十多次大奖。

东线还有油菜花观赏胜地江岭梯田和电影《暖》的拍摄地庆源村。

篁岭西线是婺源良好生态环境的浓缩,鸳鸯湖景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更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面积2300亩。湖区环境幽雅甘美,山林青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每年秋末冬初,2000多对鸳鸯“携儿带女”,从遥远的北国翩然飞来。文公山风景区是文化与生态并重的江南文化名山,因山腰葬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文公山。山上林木葱翠,周边是十万亩阔叶林海,森林覆盖率达95%,林内有野生动物金猫、鹿、锦鸡等。朱熹的祖墓坐西北朝东南,以石块垒砌墓周有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24棵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现存16棵。其中更高的38.7米,有“江南古杉王群”之誉。 1985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山生态茶园是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游客在此可亲手采茶、制茶、品茶,享受在茶乡旅游休闲的愉悦。

北线景区以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村落和田园自然风光为主。主要景点有思溪延村、长滩摄影地、彩虹桥、灵岩洞、大鄣山卧龙谷。

灵岩风景区是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又经省 *** 批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灵岩洞群由36个溶洞组成。洞内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更为称绝的是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朱熹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余处。石林奇景蔚为壮观。

彩虹桥风景区坐落于清华镇北侧河上, 它是以八百年廊桥、被誉为“中国之一廊桥”的彩虹桥为主体的一个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厚重的桥文化、历史古迹、古人留存的生产工具,又有生态较好的自然环境。

月亮湾婺源东线

东线:“中国县级之一馆”婺源博物馆——湖中小岛--月亮湾;小桥流水人家--李坑; 古埠名祠--汪口;古文化生态村--晓起;伟人故里--江湾; 晒秋人家---篁岭;天上人间--江岭;

东线由近及远可选的有月亮湾、李坑、汪口、江湾、篁岭、晓起、江岭、段莘水库、庆源。这条线多数游客是走李坑,汪口,江湾,篁岭,晓起,优点是在一条线上,交通方便。

这一条线精华景点有:小桥流水人家--李坑、伟人故里--江湾、雕刻宝库--汪口(俞氏宗祠)、天上人间--江岭、还有婺源最新推出的景区:梯云村落 晒秋人家---篁岭。

婺源北线

北线:县城——丛溪漂流——徽商古村落思溪延村——宋代廊桥彩虹桥——仕宦名村埋坑——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大鄣山 卧龙谷——枫叶王国石城——江南之一清风洞——严田古樟民俗园——千年古驿道甲路。

北线有思口延村和思溪两个清代庄园和徽商民居、清华彩虹桥、大鄣山的峡谷“卧龙谷”、古坦的溶洞和从清华至古坦途中的“百柱宗祠”、沱川的理坑古民居(其气质与龙山坑头、思口的延村思溪两村不同)、还有浙源的未开发的景点詹天佑的祖籍庐坑、古驿道。

北线的风景与东线相比,内容丰富一些,有古村,廊桥,山水自然风光等,虽然称为北线,但景点不是一条线上,而是到了清华以后象一棵大树一样分散开来。因此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交通不是很方便,要到清华转乘车辆。从县城出发,依次有丛溪飘流、思溪延村、清华镇彩虹桥;从清华分散开来,其一:浙源、虹关及理坑;其二:大鄣山卧龙谷,黄村百柱宗祠、菊径、灵岩风景区,石城;其三:长寿古里洪村,严田古樟。

婺源西线

源头古村西线:县城——文公山风景名胜区——古城——金山茶园——亚洲更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世外桃源长溪——溪水人家 源头古村(西线亮点);

西线有赋春“鸳鸯湖”、翀山(赋春当地人称“太平窝”)、有 *** 同志到达婺源访祖的之一站“林生生态茶园”,西线还有未开发的景点赋春长溪(可以找当地的名人“戴向阳”做向导)、镇头的“凤游山”、中云镇的龙山坑头古民居、甲路的民俗风情园,西线这些景点几乎没开发。

烟雨江南溪水人家——源头古村

据《吴氏宗谱》记载,源头古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700多年。休宁县查山吴伏阳云游到此,有感此地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土地肥沃,仿佛看到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所描述的梦里老家,便决定举家迁移,在此定居,取名-------源头。

源头古村有着最值得称道的是源头村有着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着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上千年树龄的红豆杉群,其中一棵红豆杉王更是树龄近两千年,直径超过一米四,需要好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漫山遍野的红豆杉群所散发出的微量元素,沁人心脾,而从其身上提炼出来的紫杉醇更是目前人类对抗晚期癌症的更好药物。至今为止,村落中都没有发现过一位癌症患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无癌村,更是一处养生休闲的度假胜地

源头村水口在选址上极为严谨,讲究既有来龙,又有去脉,风水极佳,古桥、名木、水口林、石碣、茶亭等都是源头水口完美的组成部分,称得上是婺源水口的典范。

走进群山环抱,秀水缠腰的源头村,数十座徽派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溪水两岸。在这里不变的是老屋的飞檐翘角,是山民们随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生活,是先人们一代代为后人照看的镇火池,在历经了七百多年的风雨后,依然徜徉在村头的小巷中,走在石板小径两旁民居墙上还残留抗战时留下的字迹依稀回到三四十年代。村中还保留一栋明清时代的书屋——探源书屋。就是西线的冷清才得以保留这样的村落。

桃花源桃花源

没有北方的硬朗线条,体现出的是圆润和温婉。这里的山村,也不同于北方建筑的红墙红瓦,简洁的平房院落的布局,和棋盘般笔直的街道。在这里,更多的建筑是依水势而成,房屋的整个走向,就是穿村而过溪水的形象。

古代的徽州,是著名的徽派思想的发祥地,诸多的文人墨客,多来源于此。从当地的房屋建筑中,也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古人对文化教育和人文思想的重视。每每流连于溪水巷陌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最有气势的建筑,往往是当地的祠堂和书院。高大的建筑和通透的空间,又和民居内部的狭小布局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古树

婺源境内多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古樟树。代表的就是严田古樟和虹关察关古樟,这样的樟树在婺源有好多,几乎每个村都有。

风水口

察关水口风景秀丽,以28株古树和秀拱桥为核心的,包括水上“印石浮纱”,“祭酒厅”,古绎道等在内的一个古代园林景观,2007年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早在70年代初,电影《闪闪的红星》便在此处拍摄外景。

木板廊桥

木板桥是婺源的一大特色,原汁原味的杉木建造的木板桥宛如金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桥下是清纯无比的江水,桥上不时有村姑农夫挑着担子从经过,山光水色与木板桥有机结合为一体,妙不可言。

婺源著名的廊桥当数彩虹桥,该桥离清华古镇不远,始建于宋代,桥为全木结构,长达140米,宽为7米,桥上写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对联。

民居

婺源的古民居与皖南民居风格近似,比较著名的有理坑的官宅府第、思溪古村、延村以及其它。理坑的“大夫第”和“天官上卿”府都是明朝建筑的精品。

野渡野渡

婺源山区的村落都依山傍水而建,村前多有古渡口。临水而居的村使得渡口几乎与村落的历史相同。古渡口或在翠竹掩映中,或在古树的烘托下,加上石板铺就的码头台阶,远远望去,显然是历经沧桑的模样。

婺源县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属国家重点博物馆、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反映婺源历史的重要窗口。被称为中国县级之一博物馆,婺源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之乡,婺源民间素有崇美尚文的生活情趣,以此为源的婺源民俗文化,也就成了诸多地域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1986年8月,国家文物鉴定会议在婺源召开,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专此撰联“数赣皖学问家多出星水,愿区县博物馆皆步婺源”。婺源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县级之一馆”。其中尤以唐宋名砚、两宋纪年墓瓷器、明清书画和明清历代工艺品为优。

馆内精品有东汉元兴元年陶权、两宋名瓷名砚、明代鎏金錾花铜烛台、钿翠座屏、透雕蟒纹玉带等、明代刘世儒《墨梅图》、吕纪《芦雁图》、清代渐江《黄山图》,以及明代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冯梦龙,清代郑板桥等名家书画代表作。此外,汉代番汉兴铜洗、明代翡翠鳌鱼佩、明代松纹犀角杯、清代猫眼等数百件文物也极为珍贵。其中,钿翠座屏是由名贵鸟羽组成的大型牙雕插屏;明代鎏金錾花铜烛台(也称百花金莲炬)是一座铜制烛台,重90公斤,高2米,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图饰由一百支牡丹、芙蓉、金菊花组成;朱熹使用过的宋代陶砚,为海内仅见;大型翡翠画,重300克,也为稀世珍宝。

以2013年为例:婺源到初旺期;3月18日至清明节前后,油菜花处于旺花期;4月8日至15日,绝大部分油菜花走向谢幕。

婺源的住宿分为两类,一是在婺源县城住宿,有不少星级宾馆,条件好一些,价格在100到1500元之间,旺季可能有50到100元的上涨幅度。二是在村里留宿,村里的住宿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专门经营食宿的宾馆客栈,条件跟县城差不多,价格在100—300元之间;另外一种是纯农家住宿,有的农家可能就一两个床位,洗澡间、电视等是公用的,价格一般在30元到80元一人。因为婺源的景点多而分散,所以一般会选择在村里的客栈或农家留宿,同时也享受一下农家的纯朴、自然、生态、乡土气息,这也便于更好地品味婺源的魅力。

每年的3月到5月,油菜花开的季节,尤其是清明节假期是婺源的旅游高峰,住宿非常紧张。建议出行之前在比较可靠的预订网站如乡游网预定好房间,为确保客源,很多客栈老板都会要求支付部分定金甚至全款。另外,11月到12月是观赏婺源红叶的更佳时间,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会在此时涌向婺源,住宿也会相应地紧张。撇开这两个旅游旺季,婺源的住宿费用会下降很多。

婺源县城(即 *** 镇)是多数人抵达婺源的之一站,接待能力更大,条件更好,适合包车,自驾车者固定地点住宿。县城住宿很多,多半集中在文博路一带,且高级酒店、经济型住宿和青年旅舍均能找到。旅游黄金时期,县城的宾馆,不管是家庭宾馆,还是星级宾馆,价格是更高的,在一些偏僻地方的家庭宾馆可能会低一些。家庭宾馆总体的参考价格:双标间220—300元一间,当然星级宾馆除外。

婺源县风景东线的住宿主要集中在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庆源这几个村子。其中李坑有很多条件不一的家庭旅馆,农家住宿,条件好的类似于宾馆的双标准间,一般在二百元以内一间。农家住宿估计在三十到五十元一人。汪口有少量的住宿点,价格一般在三十到五十元一人。江湾的住宿点也不是特别多,有几家宾馆,一般很少在这里住宿。晓起有许多条件规模不一的家庭宾馆,农家住宿,价格情况类似于李坑。晓起村的住宿多集中在下晓起村内。江岭是观赏油菜花的更佳地点,也是每个人到婺源的必游之处,因此江岭的住宿条件也是比较成熟的,除了有很多专门的客栈和宾馆外,还有很多农家都可以住宿。庆源有几家不错的客栈,还有不少农家住宿,条件基本相差不大,价格也差不多,一般在三十元左右一人。东线的篁岭民俗文化影视村打造成婺源更具特色的客栈休闲度假养生基地,预计价格为一百至两百之间。

北线的住宿主要集中在清华镇、思溪延村、大鄣山景区、理坑、虹关等这几个村子。其中清华镇接待能力更大、辐射能力最强,这里从条件好些的宾馆到普通的家庭宾馆,农家住宿都有,价格从三十元左右一人到二、三百元一间的标准间都有。思溪延村有少量的农家住宿,条件比较简陋,价格估计在三十元左右,其中这两个景点所在的思口镇,有几家家庭宾馆,条件还过得去,估计价格在五十到一百元每人。大鄣山景区住宿点很少,景区自己建了少量的接待点,另外附近的村子里也有一些农家可以住宿。理坑村庄里的农家住宿很多,价格也低,条件简陋,估计价格应当在三十元以内,另外理坑还有几家小小规模的客栈。虹关有几家农家旅馆,条件简陋,价格估计在三十元以内。

西线的住宿主要集中在赋春镇和严田古樟景区。其中赋春镇上有不少家庭旅馆与宾馆,因为这条线上游客相对不多,住宿的价格会略低一些。

注意事项

1、婺源多属山区,早晚温差较大,特别是春秋两季,记得适当多带衣物,更好带上雨具;对于喜欢户外旅行的驴友夏季婺源草木茂盛,蛇类众多,需要专业的户外技能与急救药品。

2、如果有住宿农家的准备,更好自备睡袋。住老乡家,一天食宿15-20元即可。

3、拍摄婺源风光的更佳季节一般是在3月下旬和11月下旬。

4、当地人很淳朴,也不拒绝拍摄,如答应给他们寄照片,事后一定要兑现。

5、要在婺源玩好,下面这首《婺源行走歌诀》是要牢记的:看山走东不走西,看水走北不走南。投宿城外不住内,乘车赶早不宜迟。

婺源旅行美食攻略

婺源饮食承袭了徽菜的传统,以婺源本土菜系粉蒸、清蒸和糊菜为专长, 主要名菜有:粉蒸肉、糊豆腐、清蒸荷包红鱼、糖醋鹅颈!此外婺源民间小吃还有清明粿、气糕、糯米子糕等特色,县城内以 *** 镇 *** 大门旁的小店“ *** 小吃”中的本土小吃更具传统风味,其糯米子糕更是“婺源之一”。

特别提示:在婺源吃东西很方便,如果住在当地人家里的话,每人每天多加十元钱,就可以让主人包饭了。 在 婺源一定要品尝荷包红鲤鱼,一般清蒸,也可红烧,10元一斤。糊豆腐和粉蒸肉也很有特色 。

木心果

用籼米、糯米混合,无馅,掺红、白糖,用木板刻的果印模印成。有的染上一点红色,称“寿桃果”、“花果”等,作为庆贺生日寿辰的礼物分送亲朋,也作点心。

灰汁果

在新谷登场或农历七月半盛行,用籼米磨浆加上碱汁熟揉成圆筒,再用线拉成片或用板模印成。也有将米浆放在蒸笼里一层一层蒸熟的,俗称“千层馃”,吃时用线拉成小块,再一层层撕下来吃。

糊豆腐糊豆腐

味道鲜而且清,是当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进放有高汤的热锅里,加上调料焖几分钟,再浇上熟猪油,放上虾仁、肉蓉、香菇丁和笋尖,一手搅拌,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湿淀粉和猪油,舀到盘里,浇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葱花即成。

蒸汽糕

以米粉加发粉在类似锅盖的圆面板上抹成薄薄的一层,再撒上香菇沫、虾米、豆芽沫、干笋、干豆角、辣椒、葱、豆腐干沫,蒸熟起锅,约1厘米厚,在上面撒上葱花,浇上熟油,再用刀划成棱形,蘸上辣酱。

粉蒸肉

把闷好的大米和腌过的肉一起拌匀,腌约半小时,然后将肉皮朝下,放入大碗内(排列成鱼鳞形),把剩余的的米和汤汁浇在肉上面,上笼蒸约2小时(肉已料),取出扣入盘中即成。此菜肉烂香醇,肥而不腻。

酒糟鱼

是婺源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食品,选用鸳鸯湖中的淡水活鱼为主要原料,并配以糯米酒、植物油、辣椒、精盐、香料、中药材腌制而成。以“老妪”牌的最为有名。

糖醋鹅颈

精肉剁成蓉状,与豆粉一起搅匀,用豆腐皮包裹成条状,入油锅炸,出锅后切成小段装盘,蒸熟。另一个锅中烧少许汤,加入白糖、醋,生粉勾芡,淋在盘中即可。此菜菜色金黄,酸甜可口,常被用来做婚礼宴席上的传统菜肴。

李坑撰肉

巴掌大小的肉用竹器串好,抹上调料,放在刚燃烧过的糠灰上面烤,烤出来的油滴到灰里又会增加灰的热量。外脆内松特别香。

野艾果

将籼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半天,用石磨磨成浆,再放在锅内熬成干糊,然后在里边包上豆腐、萝卜、酸菜、肥肠馅等,做成各种形状,最后放在蒸笼上蒸熟,笼盖打开后,别先急着夹来吃,用蒲扇在面上扇几扇,野艾果顿时油光发亮,且不易粘连。

荷包红鲤

是当地独有的传统养殖鱼类,它肉质肥美细嫩,汤鲜味美、肥而不腻、香而无腥。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和脾养肺、平肝补心、滋阴养阳。

婺源旅行出行攻略

婺源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境内多山属黄山余脉江南丘陵地带,境内主要交通有307、308省道,杭瑞高速(景婺黄高速)公路,杭新景高速(德婺高速)公路,区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江西对接长三角,打造长三角后花园的前营阵地和大门。

规划建设中的九景衢铁路、京福高铁正紧张有序的建设中,预计在2014年就可以从北京坐高铁到婺源全程只需6个小时左右。

婺源只是一个县级旅游城市,当地没有机场,但是相邻非常近就有景德镇机场,黄山机场,南昌机场,衢州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未开通)。

景德镇机场到婺源县城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走高速大概40分钟左右)

黄山机场到婺源县城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走高速大概55分钟)

景德镇和黄山是和婺源交界离婺源最近的两个城市,下飞机后都可以走省道或是高速进入婺源!

南昌机场到婺源县城大概3小时(走德昌高速)

衢州机场到婺源大概3个小时左右(婺源与衢州开化常山段高速正在建设预计2015年建成通车,所以先走省道然后到江西境内走高速到婺源!

上饶三清山机场正在建设,建成后也是在婺源周边!

婺源到浙江衢州150公里;到江西上饶170公里、到景德镇80公里;到黄山120公里。

北京、南京方向的游客可在皖赣线黄山站下车,转乘汽车前往;

福建方向的游客从景德镇乘汽车前往;

上海方向的游客可乘浙赣线至浙江衢州下车,转乘汽车前往。

九景衢铁路(在建)从铜九铁路湖口站引出,向东延伸至上饶市婺源、德兴,止于浙江衢州。

京福高速铁路婺源段争取在2014年建成通车,通车后会大大改善婺源人民的出行,以及拉动婺源旅游业的发展,和减少婺源对国内的大中城市的距离。

景婺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黄山到婺源约55分钟车程。

2012年12月上德高速全线贯通,至使上饶至婺源全程高速。

衢州到婺源,大概3个小时左右

从南昌到婺源,从2011年开始走高速大概3小时左右达到婺源汽车站

从杭州到婺源,3个小时左右(287公里婺源到杭州西)

从上海到婺源,大概5个多小时

;

婺源李坑旅游景点的讲解词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由婺源县城 *** 镇乘车前往一个景点小桥流水人家——李坑。车程大概十来分钟。现在我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给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木子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10年,由一个叫李洞的人建村,距今有千年的历史。村子原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为什么叫理田呢?拒村子里的老人说:他们现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为远祖在尧帝为部落首领是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所以以官职为姓。同时,因远祖唐末由北方迁到南方曾“占得从田之签”。李洞建村是不忘祖,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于小溪两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称为“坑”,便俗称为李坑。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称为水口,原因是这里的村里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从这里流出村子。古时候,水口往往成为一个村子庄的标志。村中有人出远门,家人必送到水口,千叮万嘱,挥泪洒别。在外多年的游子重返家乡,走着走着,一望见水口,便会激动不已,分外亲切.

1、李翼高故居:这幢古名居建于清初,是一个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雕刻的艺术画廊。在房子翘角飞檐的门罩下,垂花柱式门枋上的砖雕十分精细,下枋上精雕细刻着古戏文图幅、人物图案各异,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征纯洁和吉祥,这边的莲蓬,则是期望多子多孙。各位游客,我们再来看看正门两边各有一个石墩。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个石墩的作用是什么?——那是主人的下马石。我们再来看看屋子里的构造。由于主人的富裕,左右厢房的隔扇门窗上,木雕精致、完善。,充分体现了婺源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技艺。整幢宅子上、下两层,每层分为三部分:前面的这间称前堂,是 *** 的房间。因为 *** 是不能随便出闺房的,所以门窗上是镂空的雕刻图案,方便 *** 从屋内往外看。正中间的这两间称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后面两间称后堂,那是儿子们的房间。当儿子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则搬入后堂,所以后堂又称为高堂。

2、大夫第: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是一个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李文进的大夫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清朝 *** 的正规军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完全靠曾国藩的湘军,国库又没有大量的钱财做军饷,当时的徽州同知鼓励商人捐钱作军饷,捐得多就封官,李文进的官衔就是那时侯捐来的。从这幢房子的门面上来看,沿袭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点。大门为石库门枋,水磨青砖门面,大门上方砌筑门罩。门罩上黛瓦铺盖,戗角飞檐,不仅能遮挡雨水,还能起美化的作用。飞檐下方,门枋上砖雕图案细腻精美,极富装饰趣味。石库门柱础上的石雕,是民间较为常见的“狮子滚绣球”图案,表达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满欢乐的心态。我们再仔细看看这石雕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横着雕刻的繁体“书”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屋子的上方有一个天井,这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风。同时它还有一层含义,既是把人和天衔接起来——“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存在。同时,在徽州人的眼里,水源就是财源,雨天,水不停地从天井向家里流,四水归堂,蕴涵着“财源滚滚而来”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凿成铜钱样式,古时候人们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养一只千年乌龟。乌龟在下水道里爬来爬去,下水道就永远畅通无阻。这座大夫第取名“春蔼堂”,一则体现出家庭融乐的气氛,二则饱含长辈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之情。屋内的木构件上,同样雕似着精美图案,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等内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主人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凭借自己的真凭实学考取功名的'美好心愿。

各位游客,房屋右侧的这间跨院当地称做“ *** 绣楼”。看,楼上这座向河街挑出许多的亭阁式建筑,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原本用于观景,但传说也是 *** 抛绣球的地方。这里有一扇古代百叶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 *** 可以窥视楼底的过往人群。 *** 抛绣球的故事,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因为有些待字闺中的 *** ,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权贵,如何选择左右为难,或者因 *** 的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出现了抛绣球选女婿这种戏剧性的做法。 *** 的绣球抛给谁,,一般是有目标的,也就是 *** 一般已经选定了一个意中人,而不是随随便便乱抛的

3、申明亭:各位游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刚刚经过的这个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见证,取名“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书上记载得非常详细:如果村中有人为非作歹,就把他的恶行书写出来,张贴在亭子中,以达到惩戒的效果。古时候村中的建设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负责,因李坑过去的村规民约颇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觉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难免有争议,家庭有纠纷,遇到这种情况,宗祠就鸣锣在申明亭聚众,村人均可参加评议,对谁是谁非进行公断,排解纠纷,批评和惩办违反村规民约的人。

4、通济桥: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看看旁边的这两条溪流。这是李坑过去“十二景”之一的“两涧流清”。其中一条溪流前方有两个小石墩,这条就是公龙,有石墩为龙角。这边没有石墩的是母龙,两条龙在此桥处汇为一条溪流,构成“双龙戏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时候风水村中两水相激本来不利,但这里用通济桥锁住,用申明亭镇住,也就化解了。通济桥跨度约5米,始建的年代已难以查考,不过最后一次维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石拱桥。

5、李书麟故居:这幢民居是“八字门”,别具一格,并正对着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门前这扇墙壁,又称为萧墙。,一般是建在院子里的。但在婺源,萧墙都建在门外,因为本地人以天为院子,以门前山水为院子,所以把萧墙建于大门口。萧墙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挡风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书写着‘福’字意味着“开门见福”。这幢民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门楼上的雕刻也很精细,进入房子内部后,大家可以发现这个条案与众不同,特别长,有4米多长,这在婺源现有的古建筑中可算是罕见的,此外,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个戗角,四个天井,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6、鱼塘屋:这是一所不知名的书斋,村子里的人都叫它鱼塘屋。从风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砖铺成,当地称‘金砖铺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铺地;二是采用木柱础,不象后来的房屋一律采用石础;三是隔扇很朴素,格心用横直棂子,没有雕饰。连着它的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的后花园,园内有一个石砌的鱼池,用青石板将周围围住,绕池的小径以块石铺垫。池内的鱼就是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的荷包红鲤鱼,池水与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这边是花坛,花坛中的这棵紫薇树,相传是李知诚亲手栽种,算起来树龄已有800多年了,当年茂盛是树干胸径有0.4米,经一次雷击后现虽只残存半边,但每年都回新枝萌发,红花满树。旁边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树,树干上长满灵芝,使人觉得这里充满了灵气。

7、蕉泉: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的这眼泉水叫“蕉泉”。这眼泉水虽然流量不大,却一年四季不会干涸,泉水清澈凉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断流,蕉泉供应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里这是他们的救命泉。这眼泉水是从石缝中流出来的,在这有带还流传一个神化故事。传说,李坑村曾有一个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张天师的徒弟,天性聪悟却心术不正。相传张天师养着几条小龙,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条,回家养在墨盒里。张天师闻讯赶来索要,李祈福反问他龙是什么颜色,张天师说是黄色的,李祈福说:我这里有条黑龙,没有你的黄龙。张天师无奈,就把这条龙送给了他。龙养在墨盒里越来越大,终不是办法,李祈福就想为它找个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来到这里见这石壁上有水渗出,便拔剑直 *** 去,顿时缝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兴奋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个洞,他趁势往地上一坐,坐出一个大陷坑,水不断流入坑中,形成这个水池。李祈福把龙养在池中,长大以后不断兴风作浪,尾巴一扫把附近的这些房子的马头墙全铲平了。大家看,这一带房子都没有马头墙。李祈福听到村民怨声连连,于是把龙带走了,最后把它放入浙江开化的一条江中,至今这条江仍叫乌龙江,而蕉泉也因为曾养过龙,成为古时候人们求雨必拜的地方。

这座宅子的内部摆设,在婺源屋内的摆设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看这中间是一个高高的马头座钟,左右两边,一边是花瓶,一边是镜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静,终身平静”。

婺源必去的三个景点

1、篁岭

婺源篁岭这里拥有经典的徽派建筑,也是“晒秋”的文化起源地。篁岭更是婺源旅游的精华,古村落、古树群、梯田花海、民俗晒秋,一年四季都有的观有的赏。作为婺源必去的三个景点之一,在春日里,大片的鲜花梯田证争相开放,更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2、江岭

婺源江岭油菜花是婺源最著名的景观,而江岭油菜花最为出名,又中国四大花海的美誉。作为婺源必去的三个景点之一,每年3月初到4月上旬,站在山顶望去,脚下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铺散到山谷下。层层叠叠,一望无际。

3、李坑

婺源李坑是个四面环山的水乡村落,村中遍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都是是著名的徽派建筑。青石板路纵横交错的分散在各处,各种材质的桥大概数十座架设在溪流两侧。婺源李坑的光明茶楼曾经作为电视连续剧《青花》的摄制场地之一,赵雅芝、斯琴高娃都曾在这里品过茶,感受流觞曲水小桥人家的魅力。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