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逛公园被驱赶(农民工逛公园被驱赶了)
福建农民工蹲在马路上吃饭,遭到驱赶,你觉得到底是谁影响了市容?
在福建某地区发生了一件值得深思的事件,一群农民工蹲在马路上吃饭,但是却遭到了城管的驱赶,这样的照片被传到了网上,并且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任何人都不想要在大太阳底下晒着,但是这群农民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够蹲在地上吃饭,这是没有选择的事情,但是却被城管嫌弃,还被大家嫌弃,农民工没有容身之处。
随着城市的建设不断加快,人们眼里的城市是十分美丽的,而且也是比较符合规范的,人们往往十分羡慕坐在高楼大厦里工作的白领,但忽略了在工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工。很多人眼里的农民工总是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戴着一顶黄色的帽子,但就是这些农民工,建造起了一个个大楼。农民工为了让自己的家庭生活的更好,因此就来到大城市打拼,在风吹日晒之下,不断的付出努力。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不仅被冷眼嘲笑,而且被很多人看不起。城管的责任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形象,但是城管在执法的过程中需要人性一点,在与农民工沟通的时候,需要态度缓和一点,并不能够用命令的语气去驱逐农民工。农民工在工地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够让餐馆将饭送过来,人们需要做到相互理解。
不少网友表示,如果换一种职业,在大马路上蹲着吃饭的是警察或者是医生,那么城管的态度也许会有所改变,但是这也表明了城管确实是根据职业将人们判为三六九等,并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们并不能够凭借着主观意识就否定一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只有人人都奉献出一份力量,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农民工路边吃饭被城管驱赶无奈质问“我们去哪里吃饭”!城管对此作何回应?
农民工是十分辛苦的,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挣着最干净的钱。在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农民工在路边吃饭的时候,被城管无情的驱赶,农民工只能无奈的质问我们去哪里吃饭,这段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一个工程工地附近,农民工正在路边吃饭,但是却被城管给轰走了。城管们的态度特别坚决,农民工也感觉到很无奈。
农民工质问到不让大家在这里吃饭,那我们去哪里吃饭?这些农民工干完活之后,在附近找到了一家快餐店,他们准备在路边吃饭,城管看到之后就将他们拦住,双方吵了起来。附近的热心群众看到之后也纷纷拿起手机拍照,他们觉得城管这样做实在是太过分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城管部门对此也作出回应称,以后会让中队在执法的过程当中文明一些。
网友看到这一幕对于农民工表示同情,觉得农民工只是在马路边吃个饭就受到如此对待,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这些这些城管执法一点都不人性化,他们这样做是在找麻烦。农民工如果有好的条件,有更舒适的地方吃饭,他肯定不会选择在马路边吃饭。城管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妥,也受到了网友们的谴责。这些农民工应为要从事工地方面的工作,只能选择在马路边吃饭。
吃完饭之后他们就要返回工地继续干活,希望城管们也能体谅一下这些在基层的老百姓。这些农民工在马路边吃饭并不会影响到别人,他们在吃完饭之后,只要将剩饭剩菜清理干净就可以,城管根本就没有必要将他们赶走。这些农民工是社会底上最基层的人员,他们参与城市的建设,也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个城市才能更加美好。
农民工路边吃饭被城管驱赶无奈质问“我们去哪里吃饭”,城管对此作何回应?
目前该地区城管局已经针对此事作出回应:将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探索更多文明,友善,人性化执法方案。本来吃饭是个人自由,只要不违背社会秩序,只要不破坏规章制度,那自己想在哪里吃饭就可以在哪里吃饭,别人根本没有权力干涉。但这个新闻里城管驱赶农民的举动则刷新了人们的三观,文明社会的“文明 ”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与人方便,彼此和谐共处,才应该是文明社会的本质。这件事里大家只看到城管在过度执法,也难怪网友会指责他们了。
事情发生在福建厦门,在湖里区某安置房的旁边,农民工因为吃饭实在太不方便于是就打 *** 点了外卖。附近快餐店也是之一时间将饭菜送了过来,由于实在没有地方歇脚,师傅们就准备就地解决。然而这一幕刚好被巡查城管发现,他们开始暴力驱逐这些工人们,口口声声叫道“这里不允许吃饭 ”。师傅们一听到这话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双方于是发生激烈争执。“不在这里吃,那能去哪里吃饭? ”大家纷纷向城管讨要说法,对方置之不理,只是在一味催促他们离开。于是冲突越来越激烈,现场画面被路人传到网上,瞬间引起网友热议。
由于此前发生过太多起 *** 事件,大家对这类工作人员印象可谓是越来越差。因为很多人确实是凭借手中权力在过度执法,暴力执法,给旁人带来伤害的同时也严重影响整个城市形象。街道看起来变得干净了,但是人心却越来越坏了。
这件事里农民工在街头吃饭本来就是个人自由,要是有地方歇脚他们也不会出此下策,所以城管无权干涉。但有人就是闲着没事干,滥用职权,打着维护市容市貌的幌子强行驱赶这些人,这种行为性质太过恶劣,也不怪人们对他们越来越反感。
新形势下如何走出媒体舆论监督的困境
新形势下如何走出媒体舆论监督的困境
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该如何发挥作用,这是改革走进“深水区”后,所有媒体人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做为在广播、报纸等媒体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资深媒体人,我觉得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将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也是我国执政党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中媒体的作用
改革开放让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成就由无数个或大或小的成绩、经验汇聚而成。而让这方方面面的成绩为人所知、让那一处一处的经验为各方所用,甚至让一点一滴的失误得到纠正,当部分地归功于国内媒体一次次地追访、一篇篇的报道。在众多的报道中,媒体的监督作用被受众认可,并使各地改革中的某些偏差得以及时的修正。以我当年供职的中央电台《午间半小时》为例,它之所以受到上亿听众的喜爱,除了它丰富的内容之外,还有它作为国家媒体对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监督性报道是《午间半小时》的主打内容之一,为推进改革开放的良性化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譬如,改革初期,我国的土木工程只有内部监理,所以,当我们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建设时就引发了各种矛盾。《午间半小时》对此做了深度报道,既指出了现实中的问题,又普及了“外部监理”的概念。《午间半小时》对国道线上野蛮拦客的报道,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护;对某地违反国家土地政策,导致农民含冤而死的事实披露,让正义得到申张;对孤儿上学问题的关注,令一个叫臧宝荣的女孩体味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其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像中央电台《半间半小时》节目这样的媒体和栏目还有不少,一批优秀的媒体人,透过他们敏锐的新闻眼,通过对一件件新闻事件的追踪和真实报道,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着全程的舆论监督。它的成果虽然有限,但却向社会昭示着这种职业行为的不可或缺,它的历程虽然艰难,但却印证出媒体这种舆论监督功能的不可替代。
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困境
然而,媒体在通过对事件的真实报道与深入的分析评论完成其对社会各方的舆论监督时,并不象一些外行人想象的那样轻松和自由。来自各方的掣肘、限制甚至刁难往往使媒体正常的舆论监督中途夭折。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既有来自人们观念上的误解,也有来自为官者的阻挠;既有法律上的空缺,也有媒体自身的问题。
(一)对舆论监督的误解
不少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负面报道”、“批评报道”。持这种观点的人有被媒体“监督”过的单位或个人,有主观上就反感被媒体批评的领导干部,甚至还有一些媒体的从业人员。其实,所谓舆论监督并不是他们表面理解的那样,只说坏,不说好,只言非,不道是。从新闻工作的准则来考量,媒体的舆论监督,其实就是将一件已发生的新闻事实,在不失实报道的前提下,从其相关的层面进行的客观评述。换句话讲,“舆论监督并非就是批评某些不好的现象,也包括公众对于认可现象的肯定性意见。当然,舆论对某些现象、事物的肯定性意见,总是会受到欢迎的,因而人们有时意识不到这也是一种舆论对舆论客体的监督形式。而批评的意见,由于引发被监督对象的反击而显得突出了,于是成为问题。”譬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媒体开始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态,这个为城市建设出了大力,立了大功的群体,在当时并不受社会的青睐。他们是被驱赶的人群,是讨不回薪水的人群,是被人看作造成城市脏、乱、差的人群。然而当记者从社会发展的视角,从尊重人格的视角,从城市新的建设者的视角去报道他们的生存境况时,报道深层的对社会的考问就显现出来了。我记得当时媒体并没有直接地批评哪一级 *** ,但当九十年代又一个春节到来前夕,北京市传来了市 *** 领导看望参加首都建设的农民工,希望他们在京过年的消息。从此,“盲流”一词,从人们的口中消失了。
在这里媒体对农民工的客观报道以及正面评述产生了舆论监督的功效,而北京市委领导顺应社会发展的举动,又使整件事情最终有了好的结果。
(二)来自各级 *** 的“禁令”
需要指出的是,媒体的舆论监督并不总是和风细雨,许多 *** 的领导也不是在每件事上都能象当年北京市的领导那样从善如流。现实中,各级党委 *** 出于种种原因对媒体的报道口径把控得相当严格。而他们理直气壮地限制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理由竟然是维稳。为了“维稳”,对一些突发灾害性报道也亮起了红灯。
2006年,一场台风袭击闽浙。某媒体记者以公开和内参的形式及时报道了浙江温州苍南和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灾情严重的情况。不料十天后,他们受到了当时的福建省委领导的严厉批评。
2013年,西南某地矿山发生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80多人被垮塌的山石和弃矿碴掩埋。在拿到之一手资料后,驻当地某中央媒体随即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当地 *** 得知消息后,立即追索稿件。虽说最终因信息已上报,追讨没有成功,但主管宣传的领导因没能有效把住“关口”,受到批评。
(三)媒体自律不严
如前所述,某些媒体从业人员对舆论监督也存在模糊认识,更有那些新闻职业素质不高的人,把正常的舆论监督看成了自己的生财之路。
2003年山西繁峙发生矿难,矿主为了向公众隐瞒真相,向记者行贿钱物,11名记者受贿后,背弃职业道德,不再报道。后来事情败露,受贿记者受到各相关媒体单位的处分。这就是当年震惊传媒界的“小金佛事件”。
由于“拜金主义”的影响,加上个别媒体管理上的混乱,一些人便打着媒体的招牌到处骗线,更有甚者,用负面报道开路,迫使一些单位或个人“花线消灾”。据近日媒体报道,2013年以来中国已有216家违规报刊被查处,49个记者站和14455个记者证被注销。而在最新一轮“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中,《中国特产报》《中国经济时报》《西部时报》《企业党建参考报》等媒体机构也因涉及新闻敲诈、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等问题受到查处。
(四)法律的缺失
对新闻立法是许多传媒专家呼吁多年的事情,但至今,我国仍没有一部对媒体有着双刃作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闻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媒体舆论监督的力度,也使媒体失去了在特殊境况下应得的保护。而在国外,新闻立法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且大多以有关政务公开和公民知情权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从资料上显示,瑞典是世界上首创信息公开立法的国家,之后是美国(但晚了二百年),近三十年来,各国都加快了新闻立法的脚步。
我国没有对新闻立法,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几十年间,尤其在进行一些深度调查或批评报道时,被采访对象挖苦、威胁、辱骂、甚至被反调查的事情都曾遇到过。有一次,人还没回到北京,诬陷 *** 就打到了单位。而之前提到的被查处的那些媒体和个人,他们能把舆论监督拿来作为敲诈别人的工具,正是钻了舆论监督上法律不健全的空子。
让媒体走出舆论监督困境的几个条件
在电脑的搜索引擎上输入“舆论监督”四个字,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两段文字:“ *** 中央在1950年4月19日,专门做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其中规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工作中的一切错误和缺点的公开批评与自我批评。’1954年7月17日, *** 中央在《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再次强调:‘报纸是党用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最尖锐的武器。’”
“1987年, *** 十三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趋势和内在要求,在中国历史上之一次提出‘舆论监督’的新概念,并明确表示:‘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1989年11月25日, *** 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关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长篇讲话中指出:‘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 *** 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不应仅仅看成是新闻工作者个人或是新闻单位的监督。’”
读着上面两段对“舆论监督”的简要叙述,我们会发现,将舆论监督作为社会主义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和善用,是党一贯的思想主张,但是,当今天人们面对太多的物质诱惑、面对党的利益与小群体利益或个人利益的冲突时,这种思想被大大地弱化了、异化了。所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要坚定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威力,并为舆论监督正常化、规范化、法治化创造条件。
(一)尽快为媒体的舆论监督立法(即新闻立法)
有这样一个数据。近几年来,我国因舆论监督引发的新闻官司已经超过1000起,媒体在应诉中败诉率在30%,即使有的官司打嬴了,媒体自身也精疲力竭。这种现象,说明新闻舆论监督承担着重大的法律责任,却没有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在我国,法律对公民的人格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民事权利保护性条款比较成熟和完善,而对媒体的报道权、监督权却没有法律条文可依,这样,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时一旦引发诉讼,原、被告之间在法律保护性条款上的不对等,对媒体极为不利。假如媒体监督有法可依,媒体可以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实施法律认可的报道权、监督权,既能保护自己,对被监督的客体也是一种保护。另外,舆论监督在法律上的被认可和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还可避免法律对事实的认定与媒体对新闻事实的认定存在差异的问题。
这里还须指出的是,《宪法》35条写明的公民有言论的自由,并不能完全地看做是《宪法》赋予了媒体有舆论监督的权力,因为一家专业的媒体机构,它对某一事件或焦点人物的专业化的,甚至是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的挖掘、分析、评价、抨击以及由媒体自身影响力带来的社会关注度等都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所无法涵盖的。媒体的性质也决定了他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恐怕也是虽有宪法的“公民言论自由”,媒体还是会因“自己的言论自由”而输掉官司的原因。所以,为舆论监督专门立法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二)舆论监督需要 *** 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 *** 领导不让自己辖区内的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有公开化、常态化的特点。这是近年舆论监督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 *** 的干预,限制,加之 *** 媒体的急速发展,致使传统媒体、主流媒体腹背受压,公信力、影响力大大降低。在信息时代,百姓的想法很简单, *** 上有的, *** 上披露了的,主流媒体就该报道。尤其是后来被证实确有其事的消息,你不报,你就会失掉读者、失掉听众、失掉观众,最终失掉民心民意。要扭转这种局面,一些 *** 官员的管理理念,工作思路首先要有大转变,这也是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要求。各地 *** 官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仅用对新媒体的封、堵、删,对传统媒体的管、卡、压是解决不了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因为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或者突发事件的降临,你报与不报它都在那里,而及早地报也是媒体的责任;又因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让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越来越高,让公民要求知情权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封堵信息只会造成公众对 *** 的猜疑和不信任,从而加剧 *** 与公众的矛盾。而支持舆论监督,接受舆论监督,善用舆论监督,引导舆论监督,才是一方 *** 赢得公众信任,化解管理危机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的高低是新闻从业者能否把握舆论监督尺度的关键所在,而守德、依法、新闻业务纯熟是媒体从业者具备好的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守德就是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依法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媒体的报道权,监督权。这些在传媒教科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的东西,在现实中常常是极为棘手的问题。所以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自律非常重要。当然严格的新闻采访制度更是从业者自律的基本保证。在香港记者眼里,内地记者一般都缺少职业道德,证据之一就是内地记者会接受或是索取“好处费”,这在他们供职的媒体是绝对不允许的。我就亲眼见到香港媒体记者退掉“好处费”的事情,也亲耳听到香港记者嘲讽内地记者说:“他们是拿采访费的”。一句话,就让内地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新闻的本质是对事实的真实报道----这是新闻理论的基础命题,但现实中,不遵守新闻真实原则的报道时有所见,“标题党”更是泛滥成灾。难怪坊间戏言,防贼、防盗,防记者了。不能坚持新闻原则,是媒体人的耻辱。
解决了以上这些主要问题,媒体才能在实实在在地获得话语权时,担当起舆论监督的大任,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与良性运转提供应有的动力。
谁有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简介?急求.....
2005年中国十大感动
刘成章:65年来义务守护抗日烈士墓
河北省涞源县漕碾村,众多平凡的中国小乡村中的一个,村民刘成章一家65年来义务维修、守护着一座1940年牺牲在这里的72名八路军烈士墓。
这里不是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没有任何机构组织委派刘成章守护烈士墓,甚至这座烈士墓本身就是刘成章自己建的。只因为65年前与八路军的情谊和目睹了72名战士的遇难,刘成章就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这个责任。每天拣来石块垒砌墓地,到后来在烈士墓旁盖房居住日夜守护,刘成章做着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事。
我们有为袁崇焕守墓三百多年的佘家,也有为八路军守墓65年的刘成章,中华民族的义气华章就在这些默默无闻、含辛茹苦的百姓中间。
赵华琼:全国之一家民工医院院长
一座天天在赔钱的民营医院,一个自喻是最穷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只因为赵华琼开了一家民工医院。
在赵华琼的医院里看病会比其他医院便宜50%以上,患者指名要贵的药,赵华琼会叫他买便宜的药,“一样的化学成分,一样会好,几块钱就解决掉了。”赵华琼的药价单上除了列出国家批准的零售价,还有每样药品的进价。她说:“克拉霉素8块钱进来的,外面一直卖33块,这是治胃病的药,所有的医院不可能把进价写在上面。”
卫生部部长高强曾就中国的卫生形势作专题报告说,中国有些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甚至为了追求收入而损害群众利益。医疗问题始终是压在中国肩上的一块大石,而这块大石却让赵华琼这样的普通小民在帮忙负载。
关于她的医院和理想,赵华琼只有一句话:让民工都能看得起病。
白芳礼:现代武训
9月23日,曾用蹬三轮车所得资助贫困学生的白芳礼老人在天津去世,享年93岁。
白芳礼老人住在六楼,因为楼层太高曾摔伤了胳膊,“我也想换换房,可现在房价太高了”,但他却用十几年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
白芳礼老人得到“先进十佳”、“支教楷模”等一大堆荣誉称号,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景仰,而这些并不能让我们的心情更轻松一些。教育不应该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拿来感动的伤痛,难道我们要依靠武训式的方式来办教育?
谢嘉城:辅导功课换一元钱的早餐
广东省从化市神岗二中初三学生谢嘉城,11月12日把一张手写的公告贴在教室里,希望通过帮同学辅导功课,换取每日1块钱的早餐。此前,他的生活是这样的:在学校食堂打扫半个月卫生,换来半个月每天的中餐和晚餐;剩下的半个月,食堂每天只提供一顿免费伙食,谢嘉城只能和另外一个贫困生合吃一份饭。
可敬的是,这个15岁的孩子并没有像一些贫困生那样沉默下去,陷入性格疏离的境地,他反而鼓起了斗争的勇气——他需要比我们更多的勇气才能站起来。记者问:假如很多人帮你,学费生活费完全不用发愁,你还会继续辅导同学功课吗?谢嘉城说:这是两个问题,别人的帮助是减轻父母的负担,但我辅导同学是我自立的问题,我会坚持下去。
李绍为:千里背尸行
同伴无钱医治病死异乡,李绍为怀揣95块钱千里背尸返乡。“人是我带出来的,出了事我要把他带回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在外面死了,我们一定要把他带回湖南去”,就这两句话,李绍为义无反顾地扛着130多斤重的尸体,从福建转辗到广州,只为让同乡尸骨还乡。
网友评论:出来混,能摊上这么一个老大,值!李绍为质朴的责任感让他做出了看来是惊世骇俗的举动,但其他人的责任和道德又在哪里?是什么让李绍为打工一个月只领到95块钱,是什么让施工方不付医疗款而坐视民工病死?礼失求诸野,基本的道德都隐藏在卑微的底层。
李学生:河南民工在温州舍命救人
在温州打工的河南籍民工李学生,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飞身救出一个穿越铁道的男童,而当他去救另一个遭遇危险的女童时,被飞驰的火车迎面撞飞,献出自己36岁的生命。当地媒体在报道李学生救人一事时,用得最多的一个字眼是:他感动了温州。
河南民工用生命感动温州、感动全国,我们的情感已经到了必须要付出生命才会被一个民工感动的程度?而在此之前,民工们一直都是被驱赶、被管制、被歧视和辱骂的卑微群体。我们永远不缺乏事后的嗟叹和热情援助,但何以不在平时哪怕多给民工一个笑脸呢?
李迎新:农村代课教师境遇的发言人
李迎新一年前到甘肃省渭源县挂职锻炼任县委副书记,此前是西北师大宣传部部长,曾长期从教,因著有《渭源县代课教师状况调研》而被关注。
与其说李迎新感动我们,不如说李迎新被代课老师们感动,不如说代课老师们感动了我们。这类不被社会所关注的弱势群体,生活在农村的更底层,20年来拿着每月40元的工资维持自己生活尚且困难却还在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薪火。在他们那里,师道尊严是那么脆弱而同时又如此坚强。
一个月给多少工资就会觉得满足?代课老师们说:三四百元。
张颖:192个艾滋孤儿的妈妈
改变生活轨迹的往往是一些小事。曾经在安徽阜阳是赫赫有名的商人的张颖,因为一次和艾滋孤儿的接触,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如今,张颖收养了192个艾滋孤儿,创建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为此张颖大部分生意都停掉了。“突然有一天父母都不在了,自己也得了这种病,别人不理她了,学校也不让她上学了。这个时候孩子的感受是很可怕的。”张颖就是这样以一个初为人母的身份来关心这些孩子。这些艾滋病家庭的孩子,有些自己还患病,不仅要面对疾病的折磨,还有着社会歧视所造成的心理阴影,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张颖来帮助他们。
丛飞:无限制的爱心奉献
深圳一位歌手,10年间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孤儿和残疾人,各种钱物总计近300万元人民币,妻子因为他无限制的捐助而离婚,而2005年5月丛飞被确诊为晚期胃癌,他却连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
丛飞在深圳没有工作单位,唯一的“职务”是深圳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他每次演出都是这样开场:“我叫丛飞,来自深圳,义工编码是2478。”
王茜与麦兴志:绝症夫妻八年相濡以沫
1997年7月,王茜确诊身患皮肌炎,俗称红斑狼疮姊妹病,患病几率为百万分之一,治愈率几乎为零。1997年国庆,麦兴志与王茜结婚。从此,这两位成都市的普通警察开始了八年的相濡以沫。
生活往往比戏剧更有力。八年的相濡以沫,意味着20次住院、10次病危通知单,意味着日日夜夜照料一个全身多处溃烂的瘫痪病人的起居、医疗,意味着从一楼到他们住的七楼,麦兴志背着妻子走了八年,甚至意味着麦兴志把王茜背上海拔3000多米的峨眉山金顶,意味着麦兴志背着王茜去长城、故宫、 *** 。
记者问:你能不能感觉到有时候你妻子在你面前表现出来的快乐是装出来的?麦兴志说:很多时候强颜欢笑给我们看,避免我们伤心。那你也有装出来给她看吗?麦兴志说:有。
就在这彼此的强作笑颜中,生命和爱情的力量蓬勃生长
福建厦门农民工路边吃饭被城管驱赶,执法管理如何更加人性化?
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在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在养家糊口,何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待别人呢?福建厦门农民工在路边吃饭,遭到无情城管驱赶。让很多人都很寒心,如何才能够让执法管理更加具有人性化?
农民工在路边吃饭,却遭到城管驱赶。
该事情发生在福建厦门湖里区高林一期安置的房工地旁,在该地工作的农民工,想要在路边吃饭,却遭到城管驱赶。农民工因为家庭离工作地方有点远,并且休息时间短暂,就只能在路边吃了,叫了附近的快餐店送餐,没想到城管的到来,让农民工有饭不能吃。
几名城管穿着制服来到该地,说道“谁让你们在这里吃饭呢?这里不能吃饭”,后来农民工都回复说“谁规定不能够在路边吃饭?”于是,双方争执不下,更有农民工说出了心里的话“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吃饭?现现在追求的是人性化管理”这样的一个话语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更是让人们觉得寒心,城管是为了美化城市而存在的,人心都没有美化,更何说美化城市呢?
执法管理如何更加人性化?
以人为本。和谐的执法观念不仅要深入人心,更是要做好相关的榜样,时刻影响着人民。要尊重人民的权益,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执法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感觉到安全,舒心,更满意,从而更加凝聚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农民工也是我们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为我们贡献了很多的力量,保证了我们的出行和生活,不分职业高低,尊重农民工。
提倡人性化,个别事情特殊处理。对于某些事情应该特殊处理,用一些富有人性化的 *** 能够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且能够积极改正。对于农民工在路边吃饭,应该宽大处理,这件事情根本就不会影响到相关的市容市貌,更多的是体现的人民劳动之美,他们顶着的不仅仅是烈日,更多的是家庭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