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海蚀遗址风景区(海蚀遗址风景区好玩吗)

海蚀遗址风景区(海蚀遗址风景区好玩吗)

中山市景点排名如何?

中山市,是孙中山的故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市更好玩景点有哪些? 小编根据旅游景区等级、兼顾景点类型,以及其旅行者网友关注度等,为您盘点出中山市十大旅游景点排名,不知你觉得如何,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1、中山市孙中山故里旅游区(5A级)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在故居周围还有孙中山青少年时活动过的遗迹。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包括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纪念展览。

门票: 免费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2、中山市岐江夜游

岐江夜游包括陆上灯光工程、喷泉景观等,无论是日游岐江,还是夜游岐江,都有看头。岐江河清波荡漾,鱼虾畅游;两岸绿树成荫,景色优雅,逾10公里的城区河段美景如画。无论是日游岐江还是夜游岐江,都有看头,是休闲观光的绝佳去处。中山岐江夜游时间: 亮丽游航班时间:18:30、19:00、19:30、20:00、20:30、21:00、21:30、22:00,每半小时一个航班。

码头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岐江公园内;

3、中山市孙文西路步行街(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中山市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广东唯一入围街区,与上海市外滩历史文化街区、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一起,成为 *** 认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以城市文脉为主线,在历史、建筑、饮食、习俗、商贸等多方面体现中山的城市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商铺140多家。

门票:无门票

中山孙文西路步行街途经公交车:005路、035路、 003路、073路环线、1路、9路、南朗1路;

4、中山詹园(4A级)

依山傍水具有岭南风格的中山詹园,中山詹园又名“中山大宅门”。这里宜人的自然景色与丰厚的文化底蕴交相融合,汇成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分为詹园祝寿、岐江廊桥、詹府种福三个区域。园建筑以苏杭园林为基调,综合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强调岭南水乡的布局脉络,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

门票参考价:60元;

詹园地址:中山市南区北台村105国道旁;

5、中山市五桂山逍遥谷

中山逍遥谷是珠三角更优质的"生态品氧谷",原始丛林、山溪、幽谷,处处是"天然氧吧",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5000个以上,景区主要部分可分为文化广场区、翡翠银溪、生态景区、游乐中心、天然山泉活水泳池、紫竹林(观音庙)景区、珠江纵队革命旧址纪念区、情人谷、度假中心、户外拓展基地和千人烧烤场等区域。

门票参考价:25元

逍遥谷地址:中山市五桂山南桥银坑

6、中山市云顶星河游乐王国

云顶星河游乐王国,国内首家商业综合高端主题乐园,分为“云端”、“港湾”两大主题游乐区,占地约4万平米,由18种世界级游乐体验项目组成,更先进、更好玩的游乐设备融入主题场景之中,带给游客无尽的惊奇和超凡的享受。

门票参考价:138元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古镇新兴大道东

7、中山市中山影视城

中山影视城是一个具有南国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围绕孙中山生平而建,在影视城内,荟萃20世纪初中西方建筑的四大景区,反映了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每天精心策划安排了十多场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有集特技、烟火、效果等于一体的宏大的北伐军“岭南之战”的战争场面表演,有激烈的现代马战表演,还有东瀛味浓郁的 *** 风情歌舞和剑道表演,以及展示多个民族风情的中国少数民族综艺表演等。

门票参考价:65元;;

地址:中山市市辖区隆兴中路60号;

8、中山市长江旅游风景区

长江叠翠是中山市新十景之一!指的是五桂山区北面的以水库为中心的一个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包括长江高尔夫球会、长江水库风景区、怡景假日酒店、水上乐园、圣贤山庄及长江乐园。水库区莽莽群山,重峦叠嶂,景区有依山傍水的园林别墅。还有山野情趣盎然的活水泳池、水上滑梯、儿童戏水池和激流探险等水上游乐项目。

门票参考价:100元

地址:中山东区长江村;

9、中山旭景农业科技园

中山旭景农业科技园是综合生态保护、健康产品、娱乐休闲为主题的多样性生态观光新旅游胜地。现场可感受体验采摘乐趣,有大棚草莓、樱桃小番茄、夏威尔木瓜和桑果可供游人现场采摘品尝,还有新鲜的农家蔬菜,还可追赶满园散养的鸡、鸭、鹅。还有儿童游玩区、泥烩鸡、烧烤场、野炊场、嬉鱼池捞小鱼、钓鱼场,很适合一家大小游玩。

参考门票价格:38元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南区树涌村

10、中山黄圃海蚀遗址

海蚀遗址风景区,它不仅是广东沿海迄今为止所发现规模更大的海蚀遗址,而且是广东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蚀遗址之一!有着非常独特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黄圃镇是中山三大古镇之一。黄圃镇的历史遗存以海蚀遗址为核心,通过古径展开、延伸到宋代码头和古庙、古井、古树、宗祠,展现了独特的历史风情??。

门票参考价:38元;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观仙路1号

金杯银杯,不如网友的口碑强,自媒体时代,中山市哪个景点好玩,您和网友说了算!或者您认为哪个景点更应该上位中山市十大旅游景区,并说说你的排名建议和理由。或者您认为中山市哪个景点是必玩的,哪些是特别好玩的,欢迎你的推荐和点评~~

更多关于中山市景点排名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广州最没“存在感”的“国宝级”景点,游客:古时广州有茫茫大海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 美食 的驻足点。

问许多到过广州旅行的人,对这个城市的印象是什么?很多人会认为广州是国际大都市:繁荣、高楼林立、 时尚 、魅力……等等。来广州旅行,可以看摩天大楼的城市风景,可以游山玩水,可以感受广州 历史 文化,但,有没有人会把广州与“茫茫大海”联想到一起呢?有没有想过,5000年或更早之前,广州到底是什么模样的呢?想了解这些,珊珊三丫头推荐你不妨来广州的有着“世界之一古海岸遗址”之称的“七星岗古海岸遗迹”看看,感受这个见证广州数千年来沧海变桑田的地方。

这天,偷得人生半日闲的珊珊三丫头,来到广州七星岗古海岩遗址科学公园参观,七星岗古海岩遗址科学公园位于广州的石榴岗路与华南快速干线交汇处西北侧,可以自驾到达,直接导航“广州七星岗古海岩遗址科学公园”;还坐公交车到“新滘东路中站”下车后,再往石榴岗路方向走就可以看到。

曾经在许多年前,广州七星岗古海岩遗址未建成公园前,只是一堵黑黑的深褐色礁石墙,即使是生活在广州多年的老广,即使是每天经过的人,大概也极少人知道,这里就是“世界之一古海岸遗址” 七星岗古海岸遗迹,其实在1963年这里就被定为广州市之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建围墙保护,又建亭立碑纪念,后来又被认定为海蚀崖地貌地质遗迹,受更高级别的国家一级保护,但知道的人真的不多,不能不说这里就是广州最没“存在感”的“国宝级”景点。直到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公园的建起,这里才渐渐被人们知道,这个景点不是优美的景色,而是这里是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价值的发现。

珊珊三丫头下车来到广州七星岗古海岩遗址科学公园大门口,参观并不需要购买门票。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广州七星岗古海岩遗址科学公园”的牌子立在地上,牌子的右边是一个雕像,雕像是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吴尚时,也是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的发现人。

从雕像处往前走,就看到了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看上去是一堵深褐色礁石墙,因为正在下雨,旁边还有积水。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址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深入大陆最远(达100公里)的古海岸遗址,也是广州及珠三角洲经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物证,对研究珠三角自然环境变化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古海岸遗址又被称为“化石海岸”,作为一种惊心动魄的地貌景观,是要要经历千百万年海浪冲击才能形成。眼前的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的地貌颇为奇特,是一种海蚀地貌,由海蚀崖、海蚀洞和海蚀平台三部分组成,它们都是在海浪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表明 历史 上某个时期(估计是五千多年前),全球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曾经深入广州,广州有大部分地区处在一片 *** 之中,茫茫大海产生威力拍击岛岸,波浪冲蚀,把坚硬的砂岩侵蚀成如此深阔的平台和洞穴,七星岗海蚀遗迹由此而来。

后来,海水开始缓慢地退出广州,宋代时广州城下仍称“小海”。从明代开始,珠三角水陆面积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海退的速度明显加快,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海水已退到顺德以南一带,随后以每年70-130米的速度退出。受到整个大区域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除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外,珠三角到今已发现二十处海蚀遗迹,所以这个古海岸遗址对研究珠三角地区的海陆变化和海岸线变迁有重要意义。

在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发现之前,地理学家们普遍将意大利距今海岸50公里的“波河下游海蚀遗迹”视为海面从大陆退出的更大里程。但在1937年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吴尚时发现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后,突破了世界古海岸线与今天海岸线宽度更大值为50公里的说法。七星岗古海岸遗址距今海岸100公里以上,是意大利的一倍。由此,国内外的地理学家认为,七星岗古海遗迹完全称得上是“世界级”和“国宝级”的海蚀遗迹,是迄今发现的最深入大陆的古海岸线。

1996年,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七星岗海蚀遗址作为华南地质野外考察路线的起点,接待了当时世界各国顶级地质学家,受到各国科学家的肯定和推崇。

整个公园分为遗址保护区、遗址展示区、科普配套区、桥底配套区、公园展示配套区五个区,珊珊三丫头一路观察,走在山坡的更高峰。

站在高处,迎着风,脑海中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想象那远古时代的滔天巨浪,猛烈撞击,在这里留下一道道的痕迹,当数不清的年月悄然逝去,七星岗下沧海变桑田,海岸线南移了100公里。而七星岗这座古老的山岗,仍在城市的一隅默默伫立,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的故事,也在默默注视着这里将要发生的故事。

中山有哪些自己风景名胜

中山詹园

詹园位于中山市南区北台村,105国道旁,占地百亩,分为詹园祝寿......

中山泉林山庄

伊泰莲娜DIY地带

红色军事博物馆

雄鹰户外拓展培训基地

中山浪漫水城

岭南水乡

翠竹林漂流乐园

温泉泉眼

中山仙沐园

逍遥谷

金斗湾

中山影视城

孙中山故居

多宝宠物乐园

孙文纪念公园

中山城

桥头小琅环

菊城

月山公园

中山纪念中学

六棉古道

蜜蜂博物馆

长江旅游公园

杨殷故居

逸仙湖公园

金斗弯

卓旗山公园

小揽镇人民公园

中山海上庄园

广丰村水乡游

中山科学馆

中山蝴蝶馆

中山公园

"探花及第"坊

龙瑞塔

龙该塔高5层,30米。为六角攒尖顶,楼阁式砖结构,红方砖铺地。......

杜婆桥

该桥为三孔石桥,长19.1米,宽2.5米,主桥用5条花岗石条铺......

长江叠翠

水库1963年基本建成,它包括里面相连的6条大水坑,7处山梁山......

紫马岭公园

公园四个入口,北门连接市区的主干道,是主入口,园内共有20多个......

阜峰文笔

阜峰文笔是中山十景之一,早在清朝康熙年......

兴中道

兴中道全长3.5公里,宽50米,中心绿化带宽11米,路面平坦宽......

五桂雄峰

五挂山腹地是石滢桥村和槟榔山村,这是英雄的村庄。早在1942年......

石岭山海蚀遗址

石岭山海蚀遗址位于黄圃镇石岭山脚。据中国科学院广东地理研究所已......

陆皓东故居

陆皓东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由一道不高的庭院小墙围绕着。故居建......

狮山海蚀遗址

狮山海蚀遗址位于沙溪圣狮村西面,据中国科学院广东地理研究所已故......

升平人瑞坊

"升平人瑞"坊位于沙溪镇圣狮村,建于清......

鸦岗苑阁

又称聚星阁。位于三乡鸦岗村,始建于道光乙已年(1845年),清......

小琅环洞

小琅环洞位于三乡镇桥头村石屋仔山,洞口额上"小......

文笔塔

文笔塔位于南区沙涌村,建于清代,198......

探花及第坊

"探花及第"坊位于沙溪镇龙瑞村,建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用花岗石雕凿构筑......

双美桥

双美桥位于小榄镇北街,建于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由驻榄都......

百龄流芳坊

"百龄流芳"坊位于黄圃镇镇一村,建于清......

安堂牌坊

安堂牌坊位于大涌镇安堂村,建于清代同治五年(1866年),为四......

郑观应故居

郑观应故居位于三乡镇雍陌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

罗三妹山

罗三妹山是中山温泉宾馆背靠的山岗。在半山设有射击场、......

“乐善好施”坊

“乐善好施”坊位于三乡镇古鹤村,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建造的,刻着“圣......

南山古香林

南山古香林位于市区东南4公里。这一带群山起伏,林荫茂密,林中原......

西山之一峰

西山公园的牌坊,嵌镶着“西山”、“之一峰”两块石匾。“西山”一......

西山禅寺

俗称西山寺,位于城区西山公园内,始建于......

阜峰文塔

阜峰又名烟墩山,位于市区中心。阜峰文塔就是山上的一座七层八角的......

观龙楼

位于爱亨村东南面的牛头山顶。民国24年(1935年)孙科任中山......

黄圃镇有哪些景点?

黄圃镇地处中山市最北部,西北与佛山市顺德区为邻,东北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河相望,居“珠三角”西岸都市圈发展核心板块,与广州、深圳、佛山、江门、东莞、珠海、香港、澳门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时生活圈内。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景点如下:

之一节 现存古迹

1、海蚀遗址

黄圃的海蚀遗址,位于鰲山村石岭片,魁楼岗(东坑大冈一带),占地2500亩。它不仅是广东沿海迄今为止所发现规模更大的海蚀遗址(连绵长达300米),而且更是广东为数不多的保存最完整的海蚀遗址,有着非常独特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据地质专家考证,此海蚀地形主要形成于晚期至新世纪之前海蚀时的古珠江口海湾中岛屿时期(距今约7000-2000年)。岛屿与海面接触处由于长期的海浪侵蚀,形成多处海蚀洞。海退之后,石岭由岛屿变成了今天的丘陵,海蚀洞变成为山脚一带连串的岩洞。石岭 *** 的山岩由紫红色沙质岩层构成,形成于距今一亿多年的白垩岩灰层。由于长期的风化,岩层产生裂隙和剥落,形成了玉泉洞、穿狗径、鼻管石、蠄蟝(蟾蜍)石、滴水岩等形态各异的山体奇观。目前该海蚀遗址出露的海蚀地形从玉泉洞开始向北延伸两百多米,呈现出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等独特的海蚀地貌。它是继广州七星岗古海蚀崖之后,广东境内第二个作过水准测量的古海蚀崖,对研究新世纪、乃至更新世纪海蚀时是否存在高海面这一世界级地理学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黄圃镇这独特的海蚀遗址正在大规模地保护开发,建设一座广东更大的海蚀遗址公园。黄圃人胡振光(飘色艺人胡柏泉之子)有七律诗一首。咏海蚀遗址公园建设:浑浊初开历万年,乾坤不老斗星迁。移山倒海惊龙殿,唤雨荡虎渊。滴水巉岩雕瘦石,穿云天狗走灵蜓。魁岗枕暖留仙客,日月晨昏濯玉泉。

2、鰲山古迹群

在今黄圃镇鰲山村南约坊和北约坊一带,有多处古迹。其中,有三十六级古石径道、宋代古码头遗址、古祠堂群、古青砖屋群、北极古殿、社学庙及北约观音大庙等。

三十六级古石径道位于鰲山村南阳里门口往西途经社学庙、北极殿(北帝庙),沿饭盖岗拾级而上至山腰,顺坡而西下,与灵会后街连接而通往黄圃。全长390米,宽1.1米。是一条始于宋代的数百年的古石径道。

3、百龄流芳牌坊

位于黄圃镇北头坊(今镇一村北头正街),建于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年)为四柱三间通天式石碑,高5米,坊额正面是石雕阳刻楷书字体“百龄流芳”,上方嵌有“圣旨”二字。石雕背面则镌上“升平人瑞”,上方刻有“恩荣”字样,正背两面字体对称,图案统一,气宇轩昂。

牌坊为该村百岁老人文林朗何羽祥(享年102岁)受清代皇帝所赐,现乃屹立于其玄曾后裔何祥吉之居家门前。

何祥吉现任中山市政协委员、黄圃镇烧腊商会常务副会长,得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镇一村热心慈善事业的知名人士。

4、夫妻古树

黄圃镇镇一村北头岗西边山坡(今镇一村北头正街六巷尾)有一株生长500多年树龄的古樟树。该古樟树在地面处分生长成两株两人多方能合抱的树干,可能是早期主干断折而长出的两个侧枝。2003年经中山市林业局专家鉴定,认为该树是中山市目前已知树龄最长的古樟树。保护发证编号为第14号,当时测量树高18米。树冠21米,中间并寄生了一株小榕树。2006年黄圃镇 *** 进一步对树保护,刻意把寄生的榕树剔除,确保古樟树茁壮生长。

5、旧城区“社头公”

黄圃镇北头坊(今镇一村)自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村民为保出入平安、常年顺景,在村头村尾和路途相隔200米左右便建一社头公,而社头公一种是建在河涌边作丧事请水(俗称买水给死者洗身用),称作买水埗头。一般属社头公内之地的村民方在其社内请水。如现在的“北潮社”(三队),还刻有“北振文坛运,潮探水部源”。“逢源社”(一队)“逢旺安居歌盛世,源丰乐业庆升平”。“拱北社”(二队)对联为“源运趋地脉,利物表神功”。还有(四队)“汇源社”共四个。另一种是根据村内的路、街走向而建,属“护卫式”,如:安宁社、复兴社(四队)、丰隆社(三队)、镇安社(六队)、平安社(五队)。各社头公的规律大部份为“坐南向北”而立,而且“无瓦遮头”。据78岁老人李作平讲述,为因“社头公”太偏保当地人间,受到天上玉皇大帝之惩罚,所以不得有瓦遮头,还受北风吹袭。而社头公却竭尽所能、不管雨淋日晒,北风袭身,尽忠职守,护卫一方,以保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深受各村民爱戴和崇拜,后人在初二、十六定为土地社公诞,相传至今。除此之外,“社头公”还遍布黄圃旧城区。

6、天主教堂

黄圃天主教原属澳门教区,解放后属江门教区管辖。教徒主要是清末民初到黄圃行医的受西方教育较深的人士及其家属,以及原黄圃大滘村一队的部分人家。黄圃天主教会始于清朝末期,当时有2名法籍传教士,教徒20余人。日寇入侵黄圃后传教士出走教务中断。1945年 *** 投降后,肇庆人李磐石因毕业于澳门而受派到黄圃传教,使黄圃天主教会得以重开。当时无固定教堂,辗转于北头坊农家一带活动为主。解放后始定居于三社坊上街(原镇中学后面)的一间 *** 土改没收的公房改建而成。“文革”开始又因横扫封资修牛鬼蛇神而中断。1977年“文革”结束后得以恢复,设教堂于南边街。以后教会信徒不断扩大,1993年新建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于南坑社市场侧。每逢星期天或天主教会重大节日,教徒们都前来礼拜和聆听教经,教徒遇重大事情如结婚等也到教堂举行仪式。黄圃天主教会现有教徒约130人。

7、革命烈士陵园

烈士纪念碑座落于群蜞岗,建于1949年,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墓。1963年扩建为陵墓,占地面积121平方米。1969年重建,陵墓呈圆形,直径27.5米,为烈士骨塔龛,装有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年代及建国后牺牲的烈士遗骸。墓前碑高10米,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碑座镌有48位烈士事迹志铭。在80年代, *** 再斥资数十万元,扩建烈士陵园,在烈士碑的西南面和后面分别建起了小亭,在登山的路上用混凝土铺设了梯级,在路中央筑起了一个庄严肃穆的混凝土结构的牌楼。现在,烈士陵园已成为一座公园,是黄圃人民凭吊烈士和休憩的去处。

第二节 残存古迹

1、鰲山书院

位于黄圃镇鰲山山麓下的塘边街松排路尾。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县彭科倡建,为香山县最早的书院之一。鰲山书院的建设颇具规模,入门处为天井,天井后是二层高的楼阁,称为讲堂。楼阁外复为广阔的天阶,两旁盖有书房,共有八座。书院后座为文昌殿,供奉着文昌公。鰲山书院建成后,为封建科举培育人才,如嘉庆年间的文林郎王麟五;同治年间的郎中关献璐、武举何在芳;光绪年间的进士何文耀、举人孔广霖等,皆出于此书院。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鰲山书院曾开办过女子学校。民国期间,也曾在此开设过初级小学、高级小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为惠正小学的校址。新中国成立后,鰲山书院成为黄圃区 *** 所在地。后由于不断改建,原来鰲山书院的面貌已大为改变。

2、留春圃

原位于三社坊的私家园林。建造人为刘东序。刘东序为大黄圃三社人,是位文人,但未能考取功名,为人有骨气,擅长赋诗,特别仰慕屈原,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屈东序”。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广东天地会起义,屈东序从家乡避难来到顺德县大良,游览了清晖园,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在自己的家乡,也建造一座类似清晖园的园林私邸,以作隐居。回到大黄圃后,他便在居处三社坊开始策划经营,到了光绪年间,园林始具规模,取名“留春圃”。后经曾孙刘兆文不断扩建,更具规模。以亭台楼榭为重点维修、扩建对象,内部装饰更是精心布置,书画、诗词,遍布各个亭台楼榭、大屋等处,给人一种书画世家、长盛久远之印象,是很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其临河正门两侧联:一桥一溪时行时止;半耕半读恒产恒心。门上横额书“留春圃”三字,是黄圃之一之名胜游览之地。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留春圃的景物犹存。留春圃的前门正对着一条小河,河对岸有几株四五人合抱的大榕树,其中一枝枝丫伸过河岸,罩于大门之上。大门口左右两侧有两株10米多高的桄榔树(假槟榔),从远处即可望见。园内,楼亭台榭分布有致,花草木石点缀其间,菜地蕉林,鸭寮鱼堰,充满田园野趣,园后门处,是两口大鱼塘。现辑录留春圃园内几组诗联以供欣赏:绿窗联——静对青山寻逸趣,闲临秋水抱中和,横批:竹笑花嬉。横门联——浦涧泉声晴若雨,板桥松影夏如秋,横批:中通外直。中座壁联——闲中日长静里天大,桐间露落柳下风来。闸门联——听鸟观鱼诗书余逸,耕烟解月桑麻铺棻。闸门联——五六月中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碑亭联——竹笑花嬉人乐,禽鸣蝶舞风和。大厅西门联——耕读于斯传五代,钧游到处洽三春。听泉桥联——古木参天云灿丽,闲花映地日光华。由此可想见当年屈东序时在园中,是效仿归园田居的陶令渊明的情景。屈东序的后人恩、祥、生数辈,都住在该园中,也是一个书香之族。七八十年代,由于子孙分家建房需要,园中景物逐渐消失。

3、逸圃

三社下街逸圃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为刘氏另一宗支十三世祖(绰号大头回)所建。逸圃是旧时黄圃镇内仅次于留香圃的一处私家园林住宅。早前建有一座大屋,两层木楼,大屋内二楼后面一间大楼,前面是窗楼,两边有走廊,大屋后面右边建有门廊,设有门口出入(称后门),左有一间大睡房,中间有一个小花园,种有花草树木,有一假石山。整间大屋总面积约有400多平方。到1945年间,其子刘告训再买入“行山祖”的地块,约近400平方,在旧大屋左边新建了一座两层楼房,新旧屋之间有一条大通道,通道入大花园处建有一道圆拱门。新屋约有130平方,后花园约有250多平方。花园中间建有一座八角亭,四周种满花草树木,鸟语花香,十分阴凉,是宜居之地。

出“逸圃”门口,横过石街路便是河边,建有一处方石彻成、约6平方米的下水埗头。埗头平台临河而立,涨潮时常高出水面几十公分,很适宜游泳时作跳水台,村民习惯称此为“大头回埗头”,而且此处河面较宽,岸边有四株南洋大楹树,春夏之交,绿叶红花,涨潮流水,吸引无数来此游泳消暑之人。

4、古街道闸门

鰲山村原有九个古老闸门,分布石岭有7个,岗东有2个,以岗东“北约通津”更大。它们分别建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一、石岭的古老闸门

1、石岭上街承恩社头旁边建有“天半朱霞”闸门,用双隅青砖彻到顶头墙高5米。无瓦盖顶,中间横放的白麻石阴刻“天半朱霞”四个大字楷书,字高20厘米,匾长2.38米,高0.36米,厚0.13米,人们称为生闸门,入村必经之路。据风水先生说:人到村闸门抬头一望“天半朱霞”门匾,便知道该村大部份(75%以上)姓刘氏的。读者可知其中的喻意吗?

2、石岭下街北面在兴隆社头旁边建有“别有天魁楼”闸门,双隅青砖到顶,墙身高5米,亦无盖瓦顶。中间横放着一块白麻石,用阴刻楷书“别有天魁楼”五个大字,字高20厘米,石长2.4米,高0.36米,厚0.13米,当地人称为死闸门,凡是丧事必须在此门通行。

3、石岭中街北侧处建有一个“石岭”闸门,用双隅青砖彻成,闸门高5米,无瓦盖顶,中间摆放一块长2.33米高0.35米厚0.13米的白麻石,上面阴刻着“石岭”二字,代表此是中心地方,经过百年的风雨所致,二字已模糊不清。此石现存放在石岭承恩社头旁侧。1997年冬重凿“石岭闸门”四个字在横边上。

4、原石岭下街中段(卫生站旁侧)曾建有“天台古道”闸门,是通往仙庙必由之路,用双隅青砖彻成,闸门高5米占地10平方米,中间横放白麻石阴雕“天台古道”楷书四木大字,石长2.30米高0.35米厚0.13米,字高20厘米。

5、石岭下街南,在南安社头旁侧建有“清平里”闸门,双隅青砖彻成,墙高5米,中间夹放一块白麻石,阴刻着“清平里”三个楷书字,石长2.38米高0.35米厚0.13米,字高20厘米,闸门东面连接社头,西面围起一座双隅青砖(25厘米宽白灰路)围墙,墙高4米把承恩社、石岭社、兴隆社连贯起来,每隔适当距离留有三到四个一尺见方的窗口,用作防御盗贼入村或与外村宗族械斗时,托盛枪枝的平台。围墙有数百米长。

此外,在刘氏大宗祠堂南面和现泰和腊味厂脚下路旁各有一座用糯米饭、蚝壳、盐、泥土混合拌匀椿实的古老泥围墙闸门。墙身高4米宽0.4米。

二、岗东建有两个古闸门,一个在南约,名叫“南阳里”一个在北约,名叫“北约通津”。

1、“南阳里”闸门位于南约储南潘公祠后面,占地10平方米,用双隅青砖彻成,闸门高5米,盖金字顶有瓦覆盖,中间夹放白麻石一块,长2.33米、高0.35米、厚0.13米,上面阴刻着“南阳里”楷书三个字,字高20厘米,人们称它生闸门,嫁娶坐花轿必由这闸门进入。亦是由黄圃入岗东必经之路。

2、“北约通津”闸门位于兴东下街22号苏添宗屋旁(见证)是鳌山村古代更大的一个闸门,建筑占地40多平方米(23块瓦坑木楼)二层高,高度2丈2尺。上层楼满阁楼板,楼西面放古代消防水喉管和水喉铜笔等,楼东面是“打更公”歇息地方;下摆放一把木梯。全闸门都用三隅青砖瓦顶砌成,檐下标画各色彩画。下层的地面全部用白麻石铺贴,闸门高度5米,中门上方横放“北约通津”四个石刻大字,建于清光绪壬辰年(1892年)岁末,白麻石长2.46米,宽0.6米,高0.1米,阴刻楷书而成。每个大字高、宽均为34厘米,闸门有7个柱墩孔,与地面麻石柱墩孔对称便于外贼入侵时套上杉柱,外人不能进入。闸门西面安放古代救火水柜一个写“岗东北约坊水柜”。柜槓两枝。闸门东面是男人冲凉埗头,7米长双隅墙青砖彻成,墙身高2.5米。闸门西面衔接用糯米饭、蚝壳、食盐、泥土椿实坚固的围墙,泥墙高3米,宽0.4米,长80多米,由三步塘边至岗边山脚。中间有两到三个一尺长、宽的窗孔,用以作为防外盗贼如入村或与外村宗族械斗时驾枪的平台。坊中人称此闸门为“死闸门”。

上述闸门,大多不存,唯一剩下一块“北约通津”牌坊,现存于观仙路入鰲山村北约坊路口,成为黄圃闸门的唯一见证。

5、拎鸡桥

黄圃有一座桥名叫“拎鸡桥”,横跨黄圃涌,位于黄圃涌南边街中部旧竹织社旁边,此地旧称“中度”。原来对甫街的人到南边街靠搭渡艇过河,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建成一木桥,称之为“拎鸡桥”。“拎鸡”是地方语言,指其活动支点可扭转的意思。

拎鸡桥总长约30米,南北向,贯穿南边街和对甫街,每边有约12米固定引桥,引桥桥面1.5米宽,用红杉木条铺成。中间桥孔可拎转的桥板约6—7米长,1.2米宽,由三条40厘米宽,9厘米厚的杉木板拼成,桥墩用16条12厘米粗的坤甸木插入涌底,支撑引桥和桥墩。在靠南岸桥板下2米左右安装一个大转盘,采用几个圆铁球作滚动盘,转盘扣住中间桥板的四分之一位置,末端吊上三百余斤重的 *** 石,转盘旁有一个平台,用来站立推动桥板的人,桥板不转动时搭至北面桥墩上。中孔桥板转动时只可向北面方向(即下水方向转)。

当高大的船只(当时主要是运载稻谷的木船)通过时,站立在船头的人用竹蒿即可把可拎转的桥板推(拉)到西面,当船只通过后,船尾的人又用竹蒿把桥板反推转东面,使桥面复原而让行人过桥行走。

“拎鸡桥”由于无专人管理,且构造粗糙而逐渐运转不灵,只运行了4—5年时间便消失,代之用杉木板代替,这时过往的大木船,船家便要提前到桥上把木板托起或拉向一边,待船只通过后再推拉恢复原桥面让人通行。直到1970年建成现在的水泥桥,但“拎鸡桥”因其独特的结构使用而使坊间人印象深刻,桥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6、通里桥

通里桥约建于乾隆年间,距今300年左右,是黄圃地区历史最悠久最壮观的石桥。原址在黄圃永直街口,横跨对河新基北街口。一直以来,通里桥是黄圃人出行顺德容奇的必经之路。该桥于1996年黄圃镇复盖新基涌作道路通行时被拆除,现仅余路旁牌坊,石块为私人所收藏。

该桥为石桥。水下至桥底用长方形石块砌成石基,在石基上放一大横石条承托桥面,桥面由五条石并拢而成,桥面长有六米多,宽有两米。桥边条石两侧面都刻有“通里桥”三个大字。通里桥位于永直街一边有一牌坊,高有四米左右,宽有两米六十分左右,破败不堪,后由侧邻住户刘伯康先生耗资五千多元修复一新。门楼上方正面写有“通里桥”字样,背面写有“万里通行”四字,基本保留了通里桥牌坊的旧貌,也保留了黄圃人对通里桥的留恋。

通里桥所在的张沙咀(地名)一带,是清末民初黄圃靠泊船艇最多的岸滩,其岸边一带是农贸集散地,农历逢三、六、九设圩市于此。附近有“天上天”旅店,“六艺林”药材铺,有米机、杂货铺等商铺。通里桥成为旧日黄圃镇的一个地标,虽已拆除,其印象仍存在老黄圃人心中。

7、水运码头

建国前,黄圃还没有筑围堤建水闸,镇内的枪海涌张沙咀地方乃四河交汇之处,水路交通非常发达,枪海涌往东可出新沙海,往西可达南头将军村和大滘,北至镇一村。1920年前的江门渡和大小客货运船只都停泊在此,故此张沙咀是解放前中山最繁忙的水运码头之一。

当时货物运输靠人力摇摆浆橹、借助风势吹张风帆作动力。至民国期间始有火船动力驱动。人们短途出外则要乘坐“经济艇”。艇家一前一后划,客人可躺在有蓬的艇中,近则一日半朝,远则两日三朝方可到达。艇家还要为客人做饭菜,价钱实惠,故称为“经济艇”。

1930年,由潘锡、梁正、梁自带等人组成“文利公司”,拥有绞关船一只及帆船数艘,绞关船由六人脚踏绞关,带动轮盘拨水作动力。每两日客货混载往江门。此江门渡仅行走了两年多,就改为“火船”烧柴作动力,船的中部有两个大烟囱,1935年又改为烧煤,当时称这种发动机为“十寸半”,船上只有一个烟囱。1940年有烧汽油的“电船”。“电船”动力大,船拖十多只满载甘蔗的船,当时的石歧渡,江门渡很大,可载客一百多人,船舱底还可装货物,但这种叫“花尾渡”的船没有动力,全靠“电船”拖着行使。

1950年,黄圃成立民船服务社,组织流散船只入社。1956年成立港务站,客货运码头也因1953年筑围建闸而迁到黄圃枪海涌口三河汇合点即龙安街海边。建站初期,只有以杉木桩及木板造成的木码头一个,专供来往客货船舶停泊之用,另建有仓库一座,及大黄圃港务站,该站自成立以后,黄圃附近地区包括民众、浪网、三角、阜沙等地的水上交通营运工作都归属黄圃港务站统一管理。1960年体制下放,又恢复港务站建制,转隶中山航运公司管辖。这时候,黄圃港务站将原来有的木码头改建为水泥钢筋混凝土码头,全长50米,并将码头划分为客运和货运两个部分,客运码头水深2米,货运码头水深1.5米。因龙安街位于黄圃文明围水闸外,每遇大潮期间街道便水浸,此时到码头的客人和货物便要在闸头处乘小艇摆渡至码头方可上船。此现象直至六十年代初期才结束。

客运方面,曾辟有下面航线:

1、黄圃——广州线。每隔一天往返营运一次。上世纪40年代开办,1986年停航。

2、石岐——黄圃——大岗线。每天往返营运一次。1975年开办,1980年停航。

3、黄圃——大岗线。每天往返营运一次。1980年开办,1983年停航。

4、石岐——黄圃线。每天往返营运一次。50年代中期开办。1985年停航。

5、石岐——黄圃——太平线。每天往返营运一次。1985年开办,至1990年后停航。

8、小沥涌

位于黄圃镇北头坊西桥堡(今镇一村四队)。东南直至灵会坊黄坭坑山脚。据镇上老人黎世友(89岁)、黎耀玲(72岁)讲述:传说明朝时期(距今约600余年),当时由海水冲击的大量淤泥顺着山脚逐渐向四周淀积,形成低洼土地,每年春夏之雨季、细岗仔、大岗山、北头岗以及东面的苏家岗、饭盖岗近4000余亩的一带山脉聚集之雨水顺山体而下流,形成河道、汇聚到西桥堡之西桥大涌,这条黄坭坑至西桥堡的弯曲河涌,称小沥涌。后河涌两边种有水松树,全长近一公里。由于当时黄圃最早的农贸集市在走马岗金钱地,人们所需之日常用品、食品等,便用船只顺着小沥涌装运到当时的黄坭坑松坑口一带上岸,再沿山路搬运至市场出售。古代之坟墓用石、砖、灰等用材,亦必经此水道再转山路搬运。因此,小沥涌曾发挥过重要的水运作用。后来因山坭淤塞,海潮渐退,小沥涌逐渐萎缩至西桥堡北头涌而终止。

9、西桥古道

明末清初时期,黄圃北头坊为防范外来盗贼,坊前西桥堡(今镇一四队)建有“西桥古道”闸门,坊后建有北溪堡的“天枢门”闸门,两大闸门均有人按时关启。

而“西桥古道”的由来据老人黎世友(今89岁)回忆:传说当时此地有一河道,名叫“小沥涌”,约有6米多宽,船只来往甚多,是往松坑口码头再往金钱地市集的必经水道。为方便本坊民众来往,在横跨小沥涌之南北架起一座木桥,因在此涌之西,号称西桥。此后又在涌和桥的北旁建起北头坊向外的唯一一道闸门。闸门宽有2米、高3米多,上方有一白石横跨正中,刻有“西桥古道”四字,金字脊青瓦盖上,四隅青砖到顶。至今近400余年。闸门以北即现镇一村市场一带,便是旧称之西桥古道。闸门于文革初被毁、仅留下“西桥古道”此石刻为鉴。

10、利济门

利济门在原黄圃中学边,利济门大街是用大长条麻石铺彻,街面约两丈多宽,平直宽敞,街边种有木棉树、桄榔树,街面干净,街南边还有一条用于流通东面山坑水和三社上街民居水的大水渠。利济门大街是三社上下街贯通的主要大街巷。利济门大街两头设有闸门。闸门是用 *** 石彻成,高约一丈多,宽有八尺多,厚度一尺多,两个闸门均称为利济门。

西利济门靠边有个利济社,利济社边有座文阁庙,楼三层。东利济门对着天后庙。附近方园不到百米地方有几个庙社,可见当时这地方十分繁华。利济社对开河边,种有一棵大榕树,据说是由一个花名

附近哪有好玩的地方景点

如果前一趟列车晚点,你的后一趟列车不能正常乘坐,你可以要求后一趟列车的列车员开旅客记录,然后去换乘站办理下一趟列车的退票和改签。也就是说,即使你的后续列车已经开出,你也可以凭乘车记录申请退票和改签。扩展信息:第四十九条由于承运人的责任,旅客退票时,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不收取退票费。1.在始发站,退还全部票价。2.在中途站,退还已收票价和已乘区间票价的差额。当已走里程少于更低里程时,退还所有票价。3.到站时,退还已收车费和已用部分车费之间的差额。未使用部分的最小里程根据最小里程计算。4.空调列车在运行中因空调设备故障无法修复的,退还未使用区段的空调票价。第五十条线路中断时旅客要求退票的,始发站退还全部票价(包括从中断运输站返回的票价),中途站退还已收票价与区间乘坐票价的差额。不收退票费,但是因为涨价而收的部分和到达车站之前使用的车票不退。如果线路中断是承运人的责任

黄圃镇海蚀遗址在黄圃镇镇府坐几路公交车

公交线路:305路,全程约3.6公里

1、从海蚀遗址风景区步行约70米,到达仙庙站

2、乘坐305路,经过6站, 到达文明村委站

3、步行约380米,到达黄圃镇 ***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