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富县都有那些景点(陕西富县有什么景点)
陕西的八大景有哪些?
之一景宝室铜钟,第二景柏山寺塔。
第三景石泓寺石窟 ,第四景八卦寺塔群 。
第五景秦直道 ,第六景富县开元寺塔 。
第七景交道飞锣 ,第八景熏画剪纸 。
富县熏画,起源于富县民间装饰工艺品--碗架云子。碗架一般为立式三层,是延安南部农村储盛米、面的瓦缸和餐具的一种家俱,类似现在的厨柜。熏画是村姑巧妇们为了装饰屋室、美化生活,将作品贴于碗架上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
熏画在 *** 时,先构图,后剪样子,根据设计的要求分别将样子平铺在白纸或色纸上,以清水雾喷浸湿后,再用松枝、桦树皮或煤油灯反复熏熨,待黑烟将纸全部熏黑,轻轻揭下样子,即显露出黑分明、对比强烈的画面。
熏画古朴浑厚,结构严谨,手法简炼,主次分明,虚实相映,形象夸张,主题鲜明。它与富县剪纸珠联壁合,为富县赢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名。逢年过节,当地妇女聚在一起,画的画,剪的剪,熏的熏,家家户户墙壁、碗架贴满了熏画,五彩纷呈,美不胜收。
延安的旅游景点
导读: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陕西延安名胜古迹也是是非常的多。下面是我整理的延安旅游景点大全,想去延安旅游的'朋友可以来看下!
延安名胜古迹介绍
富县石泓寺石窟
【富县石泓寺石窟】又名川子河石窟。共有洞窟10个,小龛65个,石造像3371尊。10个洞窟中7个有石刻造像,从窟内题记看,此窟始凿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唐、宋、金、明、清各代都有雕凿。其中,从东向西数第六窟是主窟,门前有座木结构三开间二层楼房,洞窟规模大,石刻多,共有造像3000余尊。窟内佛坛雕像位于中央,有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与菩萨均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二弟子分立两旁。佛坛四周有四个通顶连地的大石柱,石柱上有大小造像1331尊,雕凿精美,形象生动。窟内石壁上有大小造像1947尊,窟顶刻有几何图案花纹,雕刻有明显的唐代风格,窟内还有金代和明清两代题刻多幅。
杨家坟山遗址
【杨家坟山遗址】位于延安城东南黄龙县曹店乡尧门河水库大坝北侧的杨家坟山南坡。东、南、西有尧门河环绕,北侧靠山,地势较陡。为旧石器时代遗址。"黄龙人"头盖骨化石1975年出土于此。该化石保留了额骨和顶骨部分,骨壁较厚,额部后倾,眶缘圆钝,为成年男性头骨,属晚期智人,距今约3~5万年。原件现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贝坡遗址
【贝坡遗址】位于延安城东南黄龙县三岔乡贝坡村西。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地表可见大量陶片,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夹砂灰陶等。纹饰主要有彩陶、素面、绳纹、堆纹、篮纹。器型有尖底瓶、盆、钵、罐等。其中一块彩陶盆陶片为细泥红陶,砖红色,黑褐彩,纹饰为一条变形鱼纹。尖底瓶口为重唇口和喇叭口。遗址文化内涵为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其上限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寨关山遗址
【寨关山遗址】位于延安城北子长县安定镇三十里铺村北寨关山,处马河以北的二级缓坡地带。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地面可见打制石器和磨制石镰残片及大量彩陶片、夹砂红陶、灰陶等,居住面清晰可见,有陶窑遗址及文化层。陶窑高3.5米,口径2.3米,烧土非常坚硬,窑中有大量陶片。
延安的名胜古迹我就介绍到这里了,要感受黄土高坡的气息,您还是亲自来体验一下吧。
富县八景是什么?
之一景宝室铜钟 富县宝室寺铜钟,铸造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以诞生最早 而享誉天下之一古钟的美称。铜钟重1500公斤。一九五六年八月六日由 陕西省人民 *** 公布为:陕西省名胜古迹之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 钟原为宝室寺梵钟,后移悬保大楼作报警用。钟高1.55米,钮高15. 5厘米,腰围4.20米,口径1.5米。大钟的肩部镂饰象征佛教清净界的 展瓣莲花。由几何纹和葵纹组成的宽带条纹把钟体分为三部分。由上至 下,上部每面铸一飞天形象,计飞天三个,飞天有的手托钵,飘然腾空 ;中部每面铸一朱雀形象,底部三面,两面各铸一青龙,另一面铸有三 百一十八字的阳刻正书铭文一方。 宝室寺铜钟,造型精美,图案生动,隽丽逼真,铸工匀称,钟声雄 浑、深沉,声闻数十里。这样硕大的铜钟,无论从铸造工艺和图案装饰 上,充分地反映了盛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为研究唐初 的佛教、书法、绘画以及铸造工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第二景柏山寺塔 柏山寺塔位予富县城西北50公里处的直罗镇柏山之上 ,属宋代建筑,塔为十一级八边八角形楼阁式砖塔,通离43.2米。每边长3.7米,直径9.1米,每层檐下部有砖雕繁密的斗拱。各层外壁从下至上逐层收敛,并在各层外壁敲窗龛,塔龛内均置雕工精细,造型优美的罗汉、天王圆雕造像。塔壁嵌有施主题刻二十其方,整个塔体造型别致,外视秀丽挺拔,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景石泓寺石窟 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富县城西65公里的直罗镇川子河北岸。有大小窟洞9个,大小造像3370余尊。石窟开凿最早为南北朝时期,历经唐、宋、金、明、清各代续修完成。主窟规模大,保存完整;主窟前面有座砖木结构三开间二层楼(藏经楼)。窟高5.4米,宽10.3米,深10.7米,平面呈长方形。中央有基坛,坛基的四 角各有方形大石柱上承窟顶,气势宏伟。坛上有一佛(释迦牟尼),二菩萨(文殊、普贤),二弟子(遮叶、阿难),佛与菩萨均跏跌坐莲花座上。佛高1.86米,座高1.59米,佛头饰螺髻,大耳,右手附膝,左手放在小腹前,身著敷搭双肩袭裟式外衣,袒胸,下著大裙。双目微闭,一付善貌庄严的身躯大有邪不可侵之势。二弟子阿难高1.74米,迦叶高1.62米,分立两旁,双手合什作祈祷状,温顺而文静,窟顶雕饰极其华丽,并镌刻有"释迦如来,香花供养"等字样,窟壁及四柱浮雕大小造像3270余尊,(其中更大浮雕1.5米左右,最小浮雕0.2米左右)整个画面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的印象。 窟内有金皇统二年(公元1141年),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还有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7年)的造像题记。 该石窟表现了我国不同时代的雕刻艺术,使其石窟有着独特的风格。造像从雕刻和构图上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四柱及窟壁雕刻的小佛像,排列有序,遥相呼应,神态各异,浮雕自然流畅,各主像雕刻刀法细腻,比例准确,衣纹线条流畅舒适,极富质感。石泓寺石窟为研究我国历史、宗教史,特别是雕塑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资料,被誉为陕北四大石窟之一。 第四景八卦寺塔群 八卦寺塔群位于富县张家湾乡八卦寺村北一里许的一平台地上,相传原有八塔,故称八卦寺。原寺院已毁,现存砖塔三座,从北向南为序,北塔现存九层,平面呈八边八角,残高9.7米。塔身 每层以砖叠涩收檐,塔顶以砖叠涩收分,塔体实心,中塔为砖砌楼阁式,平面呈四边四角形,八层,高约9米,无塔刹,塔实心。南塔为砖砌八角八边形,现存八层,无塔刹,通高约9.8米,塔身各层以砖叠涩出檐,每层转角处和中间均饰斗拱,塔体实心。整个塔群造型简洁美观,比例适度,格调古朴钻研,为明代建筑风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景秦直道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它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五帝村),北至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据《史记》载:"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汉书》称:"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可见其工程这 艰巨、宏伟。且不论秦始皇不恤民力,但秦直道的确可称谓世界公路工程奇迹,是中华民族的杰作之一。秦直道纵穿陕北黄土高原,沿海拔1600多米的子午岭东侧北上,在延安境内就跨越了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四个县域,然后向东北延伸,通往内蒙古包头市。其道历经2000年风雨,大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多处坚硬的路基上只有杂草衍生,竟未长乔木,尤其是甘泉县境内的方家河秦直道遗迹,跨河引桥桥墩依然存在,夯土层十分清晰。清嘉庆年间文献记载:"若夫南及临潼,北通庆阳,车马络绎,冠盖驰驱…"表明秦直道的荒废仅是近几百年的事。如今,部分完整的秦直道已被列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热潮,秦直道的考古、探险、观光,正在成为延安旅游业的新热点。 第六景富县开元寺塔 第七景交道飞锣 飞锣,原名马锣,流传于富县交道塬一带。为古战场收兵的信号,也是战士在庆贺胜利时的一种舞蹈。逢年过节,飞锣队一般四六成双,或八十成对,尾随在秧歌队的后面,走村串户。队员们身着骑士装,一手掌锣,一手握锤,敲敲打打,跳跳蹦蹦,甚是活跃。场地表演时,秧歌队围成一个圆圈,飞锣在中间表演。敲打动作形式各异,如"绵羊碰头",即四名飞锣队员围成正方形,手舞足蹈,敲打铜锣,摇头晃脑,两两沿对角线向中间聚拢,再腾空飞锣,再后退,再飞锣,依次反复。又如"五马跑四角"等。 富县飞锣集中于富县交道镇,一般以20人为一组,分广场演出和过街演出两种,规模可达200余人。 第八景熏画剪纸 富县熏画,起源于富县民间装饰工艺品--碗架云子。碗架一般为立式三层,是延安南部农村储盛米、面的瓦缸和餐具的一种家俱,类似现在的厨柜。熏画是村姑巧妇们为了装饰屋室、美化生活,将作品贴于碗架上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 熏画在 *** 时,先构图,后剪样子,根据设计的要求分别将样子平铺在白纸或色纸上,以清水雾喷浸湿后,再用松枝、桦树皮或煤油灯反复熏熨,待黑烟将纸全部熏黑,轻轻揭下样子,即显露出黑分明、对比强烈的画面。 熏画古朴浑厚,结构严谨,手法简炼,主次分明,虚实相映,形象夸张,主题鲜明。它与富县剪纸珠联壁合,为富县赢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名。逢年过节,当地妇女聚在一起,画的画,剪的剪,熏的熏,家家户户墙壁、碗架贴满了熏画,五彩纷呈,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