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北京门头沟韭园古村

京西王平镇韭园村坐落在九龙山脚下,为门头沟区王平镇辖村,整个韭园农庄由东落坡、西落坡、韭园、桥耳涧四个小山村组成。据传说,过去这里的人们主要以种植蔬菜为生,尤其以种植韭菜而闻名,因此而得名韭园。

门头沟韭园村

该村成村古老,村子里拥有很多古庙、碉楼等人文景观,有三义庙、碉楼、京西古道、马致远故居、牛角岭关城等人文景观,村内现存建筑在百年以上的古院落多处。

韭园村成村古老,应在辽金时代,因村中有些古迹是在金元时期。该村是京西古(大)道上的“王平古道”出入古道的第一个古村落。在古时,京城里的人们要以煤炭为薪,而西山遍藏乌金。

门头沟韭园村农家乐

于是,京西和山西、内蒙古一带的拉煤运货的驼队、马帮就来往在西山古道中。远古风烟,筑城御边,驼队铃响,马帮来往,宗教活动,使古道、西风、驼铃、瘦马等神奇故事流传在古道两侧。

现门头沟区有古道很多,如从三家店村到妙峰山的古香道、从大灰厂到戒台寺的古香道、从圈门过街楼到潭柘寺的古香道、从斋堂到沿河城的古道、从清水涧经爨底下到柏峪村的京西古道、还有这条“王平古道”。据史料记载,现存的京西古道最早的始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100年的历史。

门头沟韭园村游玩

在韭园村内,有一元代古宅,村民们世代相传说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元代的戏剧可以说是灿烂辉煌的一页,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戏剧家和很多优秀的剧本。而且很多戏剧家都是大都(北京)人,比如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中的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他们的剧本经常在大都西城砖塔胡同里的勾阑瓦舍中演出,有时他们还亲自粉墨登场。

元代的很多剧目,像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即《汉明妃》或《昭君出塞》)等,现在也是久演不衰。北京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之一。

门头沟韭园古村

元代众多戏剧家的生平资料都很少,多见于专门介绍元代戏剧家及作品的书籍《录鬼簿》、《青楼集》中。现在,惟一有线索的只有大戏剧家马致远的故居。

故居所在的韭园村是“王平古道”的道口,“王平古道”经门头沟区王平、大台、木城涧、庄户村、千军台、张家村、七里坟等村镇,到军响乡又和京西大道会合。韭园村由韭园村、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四村组成。

马致远故居在西落坡村,坐西朝东,是一座大四合院。故居门前是小桥流水,门前的影壁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生平的介绍。绕过影壁就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面三五间。因长久没有人居住,现已破旧得很厉害,院内野草丛生,杂物满地。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失为对京西古道沧桑的写照。

据《中国文学史》和其它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1250—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北京)人。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马致远因不满官场的腐败,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

这山林在何处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韭园村的西落坡村村民们世世代代相传,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由此可以看出,民众对这位大戏剧家的热爱。人们也更愿意相信他的另一首名曲《清江引·野兴》:“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写的就是西落坡村。

门票价格:韭园村免费参观,马致远故居门票10元。;

开放时间:全天;

景区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

门头沟韭园村怎么去?

公交线路:

乘坐地铁1号线到苹果园地铁站,换乘929或892路公交车在石古岩站下车,沿路标进入韭园村。

乘892、929、m17、m19、m21路色树坟公交车站下车步行2600米即到。

自驾路线:莲石路向西行驶至109国道或阜石路向西行驶至苹果园地铁顺向109国道。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