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图片(现代农庄设计效果图)
后流行时期的屋顶生活
文章来源:一条ID:yitiaotv作者:一条编辑:zkey疫情笼罩之下, 人们对种菜的兴趣空前高涨。 近年来,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大都市中, “屋顶种菜”成为潮流, 市民不用跑到郊区, 而是就近在屋顶租一块田, 做“都市农夫”,实现蔬菜自由; 屋顶农园还成为一种社交方式,
大家在这里分享种植经验,交流收获。
耿云家族建造的39层屋顶农场
深圳市屋顶村“南方花园绿云”建设的“云田”花园。
世一建筑设计事务所
对深圳和香港屋顶农民的采访,
屋顶改造的设计师,
他们分享了种植蔬菜的经验,
以及如何低成本可持续的实现屋顶种植。
“城里人总是很忙,
与其等着大家去郊区的地里参观,
而是让农耕渗透到整个城市。”
曼谷国立法政大学的屋顶农场,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屋顶农场曼谷国立法政大学的屋顶农场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屋顶农场。
陆地过程
新加坡一个建在停车场屋顶上的农场
城市化
我们也观察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屋顶农场,
在东京、曼谷和新加坡等快节奏城市,
车站、停车场、学校的屋顶,
开始建造农场,
在屋顶上种植蔬菜已经成为确保食品安全的一种方式,
改善自然环境,让都市人减压的重要生活方式,
而且,在后疫情时代,发展更是加速。
鸟瞰深圳市南苑村。下面是邦舍青年公寓楼顶“南苑绿云”的摄影师吴思明。
01青年公寓屋顶的”责任田“
坐标:深圳已进入深圳南山区城中村。平房多,附近工作的年轻人都选择就近居住。今年春天,深圳疫情突然严重,一度进入“遏制”状态。住在青年公寓的简几乎每天都要和邻居一起去楼顶收割,同时等待物资。一排排绿色的种植箱不断给被隔离的“土地所有者”带来慰藉:青菜、辣椒、小葱长势良好。
上:改造后的屋顶“责任田”区域 摄影 ©吴嗣铭上图:吴思明,改造后的楼顶“责任田”区域摄影
下图:简在屋顶上的收获
8年前,简从江西来到深圳从事媒体推广工作。2020年,她搬进了这间公寓。去年年底,屋顶翻新。“责任田”一出现,她就第一时间参与其中。
“封店期间小米辣卖50块一斤,但我们每顿饭还是吃了不少……”聊到“责任田”,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左:日常维护
右图:攀爬藤蔓的简易支架。
简的“责任田”由4个种植箱组成,约1 m2。房租每年300元,1元钱不到一天。青年公寓的管理团队负责基本维护。她正忙于工作。她一般都是周中和周末下班后照顾。她一周去两三次,浇水施肥。
最近,她种了柠檬树和小番茄。当她看到邻近的种植者时,她也在挑战百香果和向日葵。爬藤和种植昆虫变得更加困难。最近外围多了一圈竹子,竹笋都蹭上来了。
改建屋顶平台,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遮阳篷,瑜伽平台等摄影吴思明
公寓楼6层,集体所有。改造后提供300间房出租,多为三四十平的单间,且多为年轻人。
屋顶总面积近1000㎡,由深圳市第十一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装修。总建筑师谢静告诉我们,去年,南山区城管启动了10个社区花园共建项目,这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位于一半空城中村的“漂浮绿云”。
“责任领域”区域
本次改造占地450㎡,分为花园区、遮阳活动区和“责任田”三个部分。“你在活动区练完一个小时瑜伽,然后可以去旁边看看种的菜。”
南山区城管的预算原本只能是一个100㎡的花园。通过几个机构的联合建设,加上谢静团队提出的“模块化”设计策略,最终方案有了结果。
团队从网络上定制了708个塑料物流转运箱作为种植箱单元,组合叠加形成丰富的景观。在未来,该团队希望减少塑料的使用,使种植箱更加环保。
种植箱里的覆土很轻,不会给屋顶带来过大的负荷,根系也不会破坏屋顶原有的防水面。底部多孔,布置陶粒和无纺布层过滤。浇水过多或者下大雨的时候,植物吸收不了的水可以沿着屋顶原有的雨水管道排走。
遮阳棚的结构单元以2.1m×2.1m×2.7m(高)为模数雨篷结构单元的模数为2.1m×2.1m×2.7m(高)。
太阳能电池板由深圳太阳能学会和会员单位共同建设。
摄影吴思明
遮阳面积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夏天,深圳的屋顶在太阳下暴晒10分钟。谢静的团队设计了一个带有太阳能光伏板的模块化钢屋顶。同时,太阳能还可以转化为电能供居民使用,一举多得。预计5年后,可以收回成本。
这个屋顶也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周围的居民开放。坐电梯到6楼,可以上别人家的屋顶,欣赏水果蔬菜鲜花旁边的深圳天际线。
有了“责任农田”,原园林所需的部分日常维护就与“地主”分担了,形成了“成本更低、更可持续的社区绿化建设方式”。
晚饭是现做的,屋顶兼具社交功能。
易图伊势建筑公司
附近一家公司最近负责了一整排“责任田”,组织员工用收获的蔬菜举办火锅聚会。
在日常生活中,“土地所有者”也通过“土地所有者小组”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经验。
“农场主人集团”的老板淑熙也是青年公寓的经理,他是90后。她告诉我们,播种和收获已经成为大家聚集在这个平台上交友和休闲的新契机,就像“城市里的客厅空”一样。
三个月来,她勤勤恳恳地收割青菜、四季豆、黄瓜、辣椒、茄子,还请来农业专家为“田主”科普。大家学习如何防治云田病虫害。
她还告诉我们,在收获有机蔬菜,心理减压的同时,她和妈妈的关系也更近了。“因为老家在农村,现在她让我妈种菜的时候特别激动,比我更有成就感。”
“农场主人”简开玩笑说,“但以深圳的气候,如果你播下一把种子,它就会发芽。”
谢菁(左二)在南园绿云屋顶组织的一场社区活动谢静(左二)在南苑绿云楼顶组织社区活动。
易图伊势建筑公司
谢静的团队希望通过这种“模块化”重建,将屋顶绿化(低碳)与共建花园(社区建筑)结合起来,方便快捷地推广到更多的屋顶。
“屋顶上快速搭建的绿化,可以成为后疫情时代的绿洲。”
吴彤岛办公区农场地图来源网络
在深圳,也有很多企业园区,探索屋顶农场的各种模式。在吴彤岛,办公楼之间有一个大屋顶,供白领和公众爱好者播种。
建在停车场屋顶的“种子屋”种植区
在宝安区某工业园,一个停车场的屋顶被改造成了近2000㎡的景观平台。其中,错落有致的混凝土种植槽,深约60cm,是在施工阶段一块浇筑的。种庄稼和花不在话下,连小麦和水稻都尝试过。
深圳都市农业爱好者正在空中农花园连接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乐活”社区。
02屋顶农夫,让耕种渗透整个城市
坐标:香港
香港荃湾的屋顶农场,夏日里郁郁葱葱的瓜棚
林世昌(左)与农场种植指导
今年港爆发新冠肺炎后,林世昌发现在楼顶租地种菜的人比以前多了,十几个人排队等着一个种植箱空出来。
林世昌今年63岁,做了12年的天台农民。他是城市农场(City Farm)的创始人。他在荃湾的天台农场约970平方米。25层的老工业大楼楼顶,蝴蝶和小鸟穿过摩天大楼,来到这片混凝土沙漠中的小绿洲寻找食物。一排排的种植箱、竹架、白纱、瓜袋、果蝇诱捕器、动物形状的驱鸟板组成了种植空间。
农场的“香菜花海”
市民种植的冬瓜
住在附近的人可以租种植箱,自己控制播种和收苗,每周至少来一两次。平时林世昌和园长帮忙淋水。也有敬业的上班族,习惯周一到周五上班前7:30到8:30种一小时田。种植箱里的收成一般都不错,36cm深的土箱能产30多斤冬瓜。
香港的社会是高度分化的,人们通常被孤立在由同事和朋友组成的小单位里。起初互不相识的都市农民,因为共同的话题成为了朋友,互相交流如何种植黄瓜和西红柿,互相交流各自的收成,以物换物。天台成了周末聚会的地方。
林世昌在荃湾的屋顶农场刚建成时
“来租田的人70%左右是女性,其中一半是上班族。他们刚报名参加种植班学习的时候,很多人都戴着首饰,涂着指甲油。我以为他们不会特别认真。结果他们认真起来,修指甲。起初他们戴草帽,后来就不戴了。持续了很多年,整个人都变了。”
新鲜的西瓜和收获的西红柿。
农场的一角。林世昌说,“夏天庄稼长势旺盛的时候,农民已经在想着秋播了。”
在香港,真正新鲜的本地蔬菜是奢侈品,这个城市的蔬菜自给率不到2%。
2010年,林世昌在屯裕涌工业大厦天台建造了香港市区第一个天台农场——都市农场(City Farm)。
他是广告导演。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他在香港和北京都有工作室。因为广告行业压力大,工作周期被严重压缩,他经常熬夜。他有空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他和姐姐在香港郊区新界租了一块田,作为爱好耕种了几年,作为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屋顶农场。雨水过多影响水果收成,所以香港特别需要排水性能好的种植箱。
后来我想,与其去那么远的新界郊区,不如试试在附近的天台种植。碰巧我的朋友在俞陀钟工业大厦有一个屋顶房,而屋顶房空也属于房主,所以他租了下来。一开始他试着在所有的容器里装土,最后发现一个台湾省产的种植箱很适合,通风排水好。
种植屋顶时,要特别注意土壤的重量。考虑到建筑物的承重标准,需要使用较轻的混合土,避免使用较重材料的土,因为屋面排水系统是为雨水设计的。有了农场,老工业楼顶楼的防水又要做了。
屋顶上的蝴蝶和螳螂
一个农场在水泥丛林中生存并不容易。
第一次整体搬迁是由于鱼涌工业大厦的重建。林世昌将500个种植箱搬到柴湾天台,与业主签下三年合约。然而,当房东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租这块地时,他在续约时要求增加5倍的租金。林世昌只好再次搬家,找了荃湾和观塘两个工业大厦的天台。
猫头鹰形状的驱鸟板,迷迭香
每次搬到天台,都要适应这里的小生态。荃湾屋顶的西北面是一座大山。冬天,东北季候风吹过山,吹下来。每年都会有两个星期非常冷。如果下雨,屋顶会降到0℃(香港冬天气温一般不低于10℃)。这是一年一度的挑战。林世昌会准备挡风玻璃和屏障,种植可以抵御寒风的作物,如喜冷的生菜、迷迭香等草本植物。即使是有一层挡风玻璃的西红柿也能承受。
农场的屋顶变成了一个“鸟类食堂”,并被一个网罩保护着。
你不能在屋顶上建造温室,种植往往面临自然挑战。“病虫害会发生,需要观察生态的变化,比如鸟类带来的病菌。但其实屋顶种菜的挑战还是比地面种菜少一点。毕竟和自然环境隔了一段距离。”
“打击之外,总有惊喜。”林世昌说,有一次台风来了,他种了两个多月的南瓜叶全被吹走了,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藤蔓。我以为它活不下去了,但两周后,新叶已经长出来了,长到了手掌大小。后来,它结出了整个农场最大的瓜。”所以植物有很强的修复能力,但它生长得更旺盛.”
租地耕种的公民
目前,林世昌建了800个种植箱,一半出租,30%用于教学,20%自己种植,家里吃的蔬菜一半自给自足。他希望天台农场能让现代人反思——城市也可能是食物来源,每个人都可以参与。
社会企业“云耕一族”从2015年开始,在香港打造了数十个屋顶农场自2015年以来,社会“耿云家族”在香港建造了数十个屋顶农场。
屋顶共和国
香港大学园境学系教授文做了一个城市模型计算,估计香港可供屋顶种植的总面积为695公顷,比郊区种植蔬菜的活跃农业用地多400多公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屋顶农场在香港市区涌现。
2012年,温彭辉自己在HKU邵逸夫大楼的楼顶建了一个农场。他和他的学生亲自把土壤和堆肥拖上最后一段楼梯。学生可以认领自己的小块田地,放学后耕种。
林世昌说,“与其等城里人闲暇时到乡下去看看,不如让农耕渗透到整个城市。午饭后、下班后、下课后再去打理庄稼不是更好吗?”
03亚洲屋顶上的新潮流
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大量的屋顶空房长期被低估。用农业园覆盖裸露的混凝土,不仅可以使外观更绿更美观,还可以调节温度,储存多余的雨水,降低保温噪音。
另外,屋顶与完整的自然田野之间有一段距离,更容易形成一个小的生态圈。种植蔬菜面临的环境挑战较少。
在亚洲,先锋实践者利用车站、停车场和学校的屋顶种植蔬菜,农业花园正在成为屋顶的新趋势。
新加坡屋顶农场
城市化
2019年,新加坡首个HDB社区停车场屋顶农场落成,占地1800平方米。在新加坡,食品进口率超过90%。国会议员昂维能说:“在疫情期间,考虑如何投资当地食品将是明智之举。”
把社区停车场的屋顶变成农场,已经被列入新加坡住房发展局2020年公布的10年计划。
这种类型的第一个屋顶农场,使用原始的“水-有机系统”,在垂直的铝种植塔中种植有机生菜、甘蓝和其他蔬菜。
城市化
每个种植塔底部都有一个水箱,里面的营养液可以循环使用。由水泵抽到塔顶,靠重力流到种植塔的每一层,灌溉蔬菜。
一年之内,农场收获了18吨蔬菜,这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供应。
研究人员表示,闲置停车场的顶层被设计成农场,增加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了地表温度,使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附近老人参与维护。
城市化
在发展屋顶农场的过程中,主办方还会招募附近的老年居民加入蔬菜种植,这也为这一群体带来了再就业机会。
惠比寿站大楼Atre的屋顶菜园惠比寿车站大楼Atre的屋顶菜园
2010年,日本东京惠比寿车站大楼Atre的屋顶上出现了第一个车站屋顶农场。
在东京,很多上班族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接触大自然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奢侈的事情。
在这个车站的屋顶农场上,附近居民租了一小块菜地,每天上下班都可以抽出时间打理。如果实在忙,管理方还提供菜地托管服务。
这种模式很受家庭和老年人的欢迎,人们一年大约花10万日元(6000元人民币)就可以耕种一块3-5㎡的土地。
惠比寿车站大楼Atre的屋顶菜园
站内屋顶菜园是日本Soradofarm项目的一部分(黑脸田鸡在意大利语中代表“田空”,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田空农场”)。这里有一整套工具和服装。市民空来了,可以在田间劳作,随时享受种植乐趣。
目前,日本7个车站的屋顶上都有菜园,该项目计划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复制推广到全国铁路车站。
曼谷国立法政大学的屋顶农场 曼谷国立法政大学屋顶农场
陆地过程
在泰国曼谷国立法政大学的屋顶上,“亚洲最大的城市屋顶农场”于2020年刚刚落成,面积达22,000m2。
在屋顶农场收获在屋顶农场收割
陆地过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片稻田,全体师生在这里耕耘收获。
农场的屋顶改造结合了传统梯田的土方结构。雨水顺着斜坡流下,滋养着庄稼。同时,在每一侧设置一个蓄水池,收集和储存多余的雨水,以供旱季使用。
斜坡还形成了许多公共空房间,包括一个360度全景圆形剧场。屋顶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每小时可以产生50万瓦的电力,可以灌溉农场,为校园建筑供电。
该项目的景观设计师Kotchakorn Voraakhom也分享了几点经验:友好处理雨水;多种些本土植物,这样可以利用蜜蜂等传粉者来增加生物多样性;全面回收,减少浪费。
04屋顶农场Tips
除了深圳和香港,中国的屋顶农业园已经在杭州、上海、长沙、武汉、济南、郑州等地试行。从地域上看,主要分布在南方,多位于学校、商场、高档小区的楼顶。
以下是如何开发屋顶农场的建议列表。
由香港某商场天台改造而来的自然探索公园香港购物中心屋顶改造的自然探索公园。
️LAAB建筑师事务所
1.如何找到合适的屋顶?
城市屋顶空的再利用需要多方合作。在寻找屋顶空房的时候,比较容易在产权清晰的创意产业园、科技园、商务园进行屋顶农场的实践。一般项目组与业主建立合作关系,个人通过租赁、订购等方式参与其中。
一般承重300kg以上的屋顶都可以。(如果是商品房的屋顶绿化改造,需要注意的是,屋顶的所有权并不是顶层住户独有的。)
底部连接有“底灌”种植箱
2.种植盒和土怎么选?建议选择重量轻、排水通风好的种植箱,填充有机轻质土,满足屋顶承重要求。
香港“都市农民”研发的底灌种植箱模拟地下水补给,水储存在盆底,串联起来形成流水系统,方便整块移动。
土壤应该与屋顶的小气候相适应。雨水多的话,土壤不能保水太多,否则会缺空气。
常林港屋顶农场的西红柿
在种植不同的作物时,要对土壤稍加改良,比如种植土豆,加入适量的碎石,营造干燥酸性的土壤。
蔬菜、香草、西红柿等浅根作物。可以在泥深18cm的种植箱中种植,萝卜、瓜类等深根作物要达到36cm左右的深度。
降解后的厨余垃圾和咖啡渣混合后,可以制成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莴苣、薄荷等。居民在屋顶上种植的
3.你推荐种什么植物?
与商业农场的单一作物种植不同,屋顶农场推荐采用有机农业和普门可持续农业法(自然农业)。每个格子田配不同的品种,比如拌西红柿、罗勒、大白菜、韭菜。不同高度的植物相互遮荫。气味浓烈的罗勒有助于驱除害虫。多样性也有助于底泥健康,抑制病菌繁殖。
考虑到地域气候,比如在上海,绿色蔬菜,空白菜、菊花、茄子、韭菜、辣椒推荐,三四季均可种植。
香港“云耕一族”在东隅酒店打造的屋顶农场香港耿云家族在东裕酒店建造的屋顶农场
4.日常保养要注意什么?
日常浇水,如果能直接精准地浇在作物根部,可以避免土壤地表水易蒸发的问题,节约用水。大部分蔬菜都需要充足的阳光,可以通过红蓝生长灯来补充。
另外,注意屋顶农场小生态的变化,比如鸟类带来的病菌。
如遇病虫害,建议使用纯天然农药,如辣椒水、大蒜汤,选择诱虫器、粘虫灯、杀虫灯等物理工具,及时清除病叶、病株。
部分图片由11号楼、城市农场、屋顶共和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