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苏丹(成吉思汗打的苏丹是哪里)

沿着尼罗河三角洲逆流而上,尼罗河渐渐安静地停止了流动。面对激流,阿斯旺翻过了第一个瀑布。在到达第四个瀑布莱迈之前,他进入了努比亚,努比亚在公元前2800-1000年是古埃及的一部分。约公元前950年独立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国家——库希王国。纳巴塔是它的北方首都和祭祀中心。

苏丹(成吉思汗打的苏丹是哪里)插图

苏丹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北邻埃及,西接撒哈拉沙漠,与乍得、中非接壤,东面红海,与埃塞俄比亚接壤。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北邻埃及,西邻撒哈拉沙漠,东邻乍得和中非,东濒红海,东邻埃塞俄比亚。

苏丹有肥沃的土壤、水、石油和港口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北邻埃及,西邻撒哈拉沙漠,东邻利比亚、乍得和中非,东濒红海,东邻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海岸线长约720公里,苏丹港承担了全国95%的出口和90%的进口。如今,它的面积为188.6万平方公里(分裂前超过250万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的国家)。它是北非通往东非和中非的大陆桥,守卫着亚欧海上通道。战略地位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与此同时,6670公里的尼罗河离开热带雨林后,一路伸腰在苏丹的怀抱里,汹涌澎湃的3300公里蓝白尼罗河在这里蜿蜒交汇。其中,白尼罗河从南苏达尼穆莱峡谷奔流而出,在喀土穆与从埃塞俄比亚高原奔流而下的青尼罗河汇合。它非常独特,充满了气象。正因为如此,苏丹是阿拉伯国家中少有的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全国有200万公顷的淡水。每年可利用尼罗河水18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5.2万亿立方米,而雨季泄洪量高达3130亿立方米。

如此丰富的水资源得益于苏丹“三山两盆”的盆地地形和气候条件。苏丹位于阿赞德高原和伊马东山脉南部,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部,非洲屋脊,达尔富尔高原西部,努比亚低地北部。整个盆地被科尔多凡高原和罗巴山分为两部分,北部是努比亚,南部是苏丹盆地(也叫上尼罗盆地)。这种自然的地理划分形成了地缘政治板块上的自然划分。

另外,从子午线坐标来看,苏丹基本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气候范围从北到南涵盖了热带沙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三大热带干湿气候。南苏丹为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受赤道低压区上升气流控制;在北苏丹的最北部,除了受干燥信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的热带沙漠气候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为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也称大草原气候。

这种完全不同的气候类型也造就了苏丹南北完全不同的农业格局。在北方24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上,大量的牛、羊、骆驼是发展畜牧业的主力军。南方有5800多万公顷热带雨林气候的森林,森林资源得天独厚,占全国面积的23.3%。其中金合欢胶(食品工业常用的水溶胶)产量居世界第一。

说到苏丹的资源,就不得不提它的石油储量,在非洲排第五。苏丹的陆相盆地具有形成大型油田的地质条件。大型油田21个,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6亿桶,天然气储量300亿立方米,其中南苏丹已探明储量的70%。到2000年,苏丹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建立了集产、炼、运、销为一体的完整石油产业链,日产石油48.3万桶。

资源禀赋是财富也是诅咒。

但资源禀赋既是优势,也是祸根。由于地处埃及之上,控制着尼罗河的大部分水源,对于被称为“尼罗河的礼物”的埃及来说,控制这一水源是地理扩张的必然选择。所以,自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后,苏丹,确切的说是努比亚,长期生活在它的阴影下。埃及军队的频繁入侵,给努比亚的社会生活深深打上了古埃及文明的烙印。

之后埃及王朝更迭,直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横空崛起[/k0/],大批阿拉伯人迁居苏丹。最后,在15世纪,伊斯兰教取代了当地的多神教。皈依后,芬吉黑人与努比亚北部的阿拉伯部落结成穆斯林联盟,摧毁了基督教统治的阿尔瓦王国,建立了芬吉苏丹国。

从此,阿拉伯人成为苏丹北部的主要民族,与南部的黑人一起执掌国家。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殖民势力的到来,苏丹才换了“户主”。当然,各民族的差异更多体现在不同外部环境下的经济形态上:北方的阿拉伯民族擅长游牧和定居农耕,南方的黑人民族则从事渔猎。迥异的经济形态最终培养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于是种族、宗教、经济的差异为苏丹南北的分裂埋下了天然的分裂基因,就像内战前美国北方工业资本主义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对抗。

但这种“不安分”的因素并没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凸显出来,因为当时苏丹南北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争取独立建国,摆脱1899年以来英国和埃及共同管理苏丹的命运。然而,1956年,当苏丹利用二战后雅尔塔体系颠覆殖民体系的契机获得独立后,苏丹开始了漫长的“身份整合”过程。据此,苏丹仍将保持非洲第一大国的地位,但2000年前后苏丹石油收入的分配直接点燃了南北矛盾。

在苏丹南北“分离”之前,苏丹的石油产量主要在南苏丹,占苏丹石油总产量的75%。然而,苏丹港和石油管道,石油运输的港口,位于苏丹北部。要知道,石油出口是苏丹最大的收入来源。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苏丹石油收入占国内收入的50%,出口收入的93%,而独立后南苏丹石油收入占98%,可见石油对苏丹南北的重要性。

然而,在石油收入的划分规则上,南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05年,双方有一个50/50的协议,对南苏丹的石油收入进行分割,但没有被双方接受。根本原因在于北方觉得输送石油的管道和港口都是北方的硬件设施,要占更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南方觉得,毕竟大部分石油来自南方的土地,为什么北苏丹要拿那么多?这种分歧和僵局甚至让双方陷入了通过战争获得主动权的绝境。

于是在2011年,当阿拉伯之春席卷整个中东时,苏丹南部举行了全民公投。结果99%以上的选民赞成南方独立,南苏丹最终脱离苏丹,成为非洲大陆第54个国家。如今,十年过去了,通过践行欧美“民族自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理念而获得独立的南苏丹,并没有走向繁荣民主,而是一直在贫穷与战争的怪圈中徘徊。

我们不禁疑惑,有肥沃的土壤,有水,有石油,有港口的苏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后天西方式的民主转型。它应该有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形势很好。但事实上,为什么鸡毛如此之小,以至于被失败国家指数排行榜评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国家”,留下的是民主的废墟?

下一个预测:非洲最大的地区苏丹被一分为二。是被欧美逼的还是地缘政治板块分裂?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请分享你的评论。另外,文中有图片的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请删除。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