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大教堂是哪个教的简介(河内大教堂简介及开放时间)
文 | 鱼蛋
摄影 | 冷冷/鱼蛋
「河内记—河内大教堂」
游记
从咖啡馆的三楼,顺着陡峭狭窄的楼梯,去往一楼的角落洗手间
下楼时,前面走着一对白人老夫妇,头发发白,双手紧紧抓着楼梯扶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到了洗手间,夫妇两排在我的前面。
洗手间的门打开着,里面却漆黑一片。老奶奶在门口找到了开关。
那里总共有三个开关。并排着。
老奶奶拨动了最右边的开关。灯没有亮。
她打算继续尝试中间的开关。
手颤抖着伸向了开关,又收回了。
这样反反复复了几秒钟。
老奶奶放下了手,转身去询问,在一旁坐着忙于记录的工作小哥。
小哥按下了中间的开关,洗手间的灯亮了。
为什么她不按下去呢。按下中间的那个开关,如果灯还不亮,那就是最左侧的灯光呀。
她的手指都几乎要碰到开关了,稍微使用一点力量,就可以打开洗手间的灯了。
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尝试呢。
我带着这个疑惑许久,又回到了咖啡馆的三楼。
坐在露台上,看得到,河内大教堂。现在正是周日做礼拜的时间,当地人从教堂左侧门陆陆续续进入到教堂内。
教堂前的小广场上,从早上到现在,以至于到晚上,都会持续得有很多很多来来往往的人,他们拍照,或是站立着观看,或是一处坐着休息抽烟。
亚洲面孔很多,在越南,十张亚洲面孔,就有8个是韩国人。也难怪,我们遇到当地人时,他们也下意识得先把我们当作韩国人。
一来二去的,我都快会说几句简单的韩语了。
河内大教堂每天都开放,早上和下午有规定的时间,周末做礼拜的人很多,特别是周日,从教堂里一直坐到了教堂外,满满的都是人。
这是河内最古老的教堂,1886年建,据说当时真是法国殖民期间,为了缓解思乡之情,便仿照巴黎圣母院建了这个教堂,中世纪歌德风格,在数百年的时光里,经过了风雨阳光,传颂着一曲曲的赞歌。
我们经过教堂三次,却只在最后一次赶上了教堂开门时间,那是周六的下午。
从侧门走进教堂里,不敢作声,有人递来塑料椅子,我们便坐在了紧闭的大门处。
牧师在讲台上用越南语朗诵着圣经,台下的木质长条椅上坐满了做礼拜的人。
我无法分辨这是一个基督教堂还是天主教堂,直到看到他们祈祷的手势,方才知道这是一个天主教教堂。
从圣经到赞美诗,他们时而起身轻吟,时而环抱手臂祈祷,时而跟着牧师念念有词。
即便语言不通,在这庄严的氛围下,高耸的教堂大厅将赞歌之声无限得放大共鸣,让人心生震撼。
礼拜结束,人群有序得往教堂之外走。
我逆着人群向讲台靠近,头顶的上空被无限拉长,逼近天空。
小时候,奶奶告诉我:“无论你有什么心事,对主说,祷告给他听,他会帮助你。”
“那么多人都在祷告,他都听得见么?他有那么多耳朵么?”
“主听得见,无论多少人,他都会听见你的声音。”
那个时候,我并不清楚,宗教是什么,只知道,家里的墙上总是贴着十字架,挂着耶稣的画像,奶奶和姑妈每周日都要去做礼拜,我们这些小孩为了获得出门玩的机会,争先恐后得坐上自行车的后座,在教堂里坐一会,就跑出门玩。
到了圣诞节,还得准备上台表演节目,我唱过《世上只有耶稣好》,还唱过一首福州话的赞歌,还有一首《主内有真平安》,到现在都会唱。
只要在圣诞节上台唱歌的,就会有一大袋的奖品,里面有包子馒头,蛋糕,水果,糖果,八宝粥之类的。简直是我童年最大的期待和荣耀啊。
离开河内大教堂前,路过了教堂的告解厅,我小时候的教堂是没有这个的,只在电影里看过。
我心里回响着奶奶的那句话,”无论多少人,他都会听见你的声音”,离开了教堂。
今日,我就坐在咖啡馆的二楼,望着河内大教堂,心里想
宗教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无论我们遭遇了什么,被世人污蔑或是不解,无视或是摧残,背叛或是冷漠,我们都坚信着,有那么一股力量,一个概念,一个神,一个空间,他听得见你的声音。
看《一九八四》的时候,温斯顿收到了来自黑发姑娘偷偷递给他的纸条,纸条上写着“我爱你”。在那之后,温斯顿开始更加小心翼翼得生活。
书中是这么写的:“自从看到”我爱你“那几个字后,他要活下去的愿望徒增,再为一些小事冒险似乎就突然变得极其愚蠢了”。
在一九八四那样的世界里,万念俱灰,无所可依,徒具形骸,人可生可死,毫无意义。可生命却因为一张小纸条开始变化。多么让人激动啊。
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鱼蛋的借梦空间
原文标题:「旅行」河内大教堂里的赞歌回响 | 越南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29SQuAujACCxJ64Lz5s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