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未来30天天气预报(未来15天桐城天气预报)
明天三十里风区天气
风区天气预报30天
今日天气预报
多云
21℃ ~ 24℃
无持续风向转东北风
3-4级
未来30天(一个月)天气预报
12月14日 多云19℃ ~ 25℃
12月15日 多云16℃ ~ 22℃
12月16日 阴转多云14℃ ~ 20℃
12月17日 多云13℃ ~ 19℃
12月18日 多云14℃ ~ 21℃
12月19日 多云转小雨13℃ ~ 23℃
12月20日 阴转多云14℃ ~ 20℃
12月21日 多云19℃ ~ 25℃
12月22日 多云16℃ ~ 22℃
12月23日 阴转多云14℃ ~ 20℃
12月24日 多云19℃ ~ 25℃
12月25日 多云14℃ ~ 21℃
12月26日 多云转小雨13℃ ~ 23℃
12月27日 多云13℃ ~ 19℃
12月28日 阴转多云14℃ ~ 20℃
12月29日 多云13℃ ~ 19℃
12月30日 多云14℃ ~ 21℃
12月31日 多云转小雨13℃ ~ 23℃
01月01日 多云13℃ ~ 19℃
01月02日 多云16℃ ~ 22℃
01月03日 多云转小雨13℃ ~ 23℃
01月04日 多云19℃ ~ 25℃
01月05日 多云19℃ ~ 25℃
01月06日 多云16℃ ~ 22℃
01月07日 多云19℃ ~ 25℃
01月08日 多云13℃ ~ 19℃
01月09日 多云14℃ ~ 21℃
01月10日 多云转小雨13℃ ~ 23℃
01月11日 多云16℃ ~ 22℃
安徼省城桐市天气预报
安徽桐城天气:
27日(明天)晴转多云,14/4℃, 微风转3-4级。
28日(后天)多云,10/5℃ ,东北风3-4级。
寿县天气预报未来7天有雨吗
安徽六安寿县天气预报27日(明天)多云27℃/19℃28日(后天)多云29℃/19℃29日(周一)多云28℃/21℃30日(周二)晴30℃/21℃31日(周三)多云31℃/22℃1日(周四)多云转晴32℃/22℃
天气预报播放员30天
天气预报30天每天为您准确及时的播报全国所有地区未来15、20、30天(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旅游、出差请多关注天气预报30天以便及时了解天气信息。
已经有3074位网友访问“天气预报30天”的网站百科介绍页。本网站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为更多网友提供便利。如果您对“天气预报30天”较为熟悉,恳请您通过下面的网站协作更新链接,参与到本资料的完善中来。谨代表0460网友感谢您的无私付出,祝您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未来一个月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
就目前的气象预报,准确率比较可靠一点的还是72小时以内的,再远一点的预报就不是很准确了,当然现在也有一个月的天气预报
未来多少天的天气预报才靠谱?
以前,人们都是从电视上获得未来3~7天的天气信息,不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 *** 和手机应用软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气预报产品,其中不乏号称能预报未来15天,甚至未来30天内天气状况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对很多天以后天气情况的预测能准确吗?以现在的天气预报水平,究竟能预报未来多少天的天气状况?
大气出了道“难题”
目前,全世界普遍采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来预测天气。科学家把大气当成一种流体来对待,通过建立大气的运动方程组,用“解方程”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然而,大气运动的情况非常复杂。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中,得出预测结果所依据的方程组,是由连续方程、热力学方程、水汽方程、状态方程和三个运动方程构成的七元非线性方程组。要解这个方程组,计算量之大和运算过程之复杂,可以说达到了“恐怖”的程度。即使是世界上更先进的巨型计算机,面对这种计算也会“发怵”。
因此,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科学家不得不简化方程组——否则就无法计算。可是对相关参数进行取舍的过程,必然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取舍过程越不恰当,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就越低。
扇动飓风的蝴蝶翅膀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引起两星期以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发现的“蝴蝶效应”,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混沌现象”之一。洛伦兹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误差会以指数级增长,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运动过程的不断推移,会造成巨大的后果。这在大气运动过程中表现为,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因素的强度非常弱,也有可能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达到能左右大气运动的强度。
在理想的大气方程组之外,有无数只“蝴蝶”在扇动着翅膀。如城市热岛效应、工业排放所带来的温室效应,以及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因素,它们都会对天气的变化产生影响。植被、水体等因素也在时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并可能会影响天气状况。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无法在模拟运算中进行详尽的描述。
很显然,当人们想预测未来很多天以后的天气时,相隔的时间越长,这些“翅膀”带来的影响就越大,预报的准确率也就越低。
观测资料不完善
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测天气。
大家可能认为,我们现在拥有气象卫星、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各种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气象观测手段,观测天气应该不成问题。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之一,高精度的气象观测目前还无法覆盖所有地区。举个例子,海洋、沙漠和高原地区的气象观测情况就不尽如人意。
第二,气象观测目前还无法做到“身临其境”。科学家进行气象观测时,都是从外部观测的,即使是使用气象卫星,也只能在距离目标气团几千米的地方进行拍摄并传回相关资料,而且传回的数据有时候也存在误差。比如台风,科学家目前主要还是通过外部观测来分析它的运行数据,很少能做到深入其内部来观测。
第三,大气层是一个三维空间,而我们的自动气象站大多数都位于地球表面,很难测出大气垂直方向的物理参量数据。
第四,现有的数据处理理论和 *** 也存在缺陷。
第五,观测结果会存在误差。
大气之中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大气科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基于现代科学基础的天气预报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人们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对中期和长期气象过程的认识还很有限。
我们对天气变化的物理过程尚不能详尽了解,对天气状况的预报自然就很难做到准确无误。未来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科学研究,只有彻底了解大气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天气“疑难杂症”
天气预报中也有难以“诊断”的“疑难杂症”。
不同天气现象的预报准确率是不同的。比如,高温、寒潮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现象,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然而,有些天气现象发生得突然,而且具有很强的“局地性”特征,这种天气现象的预报就比较难,准确率也较低。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水、强雷电、大风、龙卷风等天气现象,它们的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另外,春季和夏季是让天气预报员比较头疼的季节。春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天气变化较难把握。春季也是对流天气开始发生的时段,因此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较低。
夏季,大气中存在着巨大的不稳定能量。很多时候,明明上午还是晴天,午后却会迎来一场大雨。这是因为夏季午后很容易出现热对流天气,大气中积聚的能量就像一壶烧在炉子上的水,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水就会沸腾。然而,我们却很难准确预测出具体哪里会先“冒泡”,所以夏季的天气预报中经常会出现“晴到多云,午后局部有雷阵雨”的说法。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气象台发布的日常预报是对“数值预报”和预报员的“经验性预报”综合考量后的结果,是气象专家多次商讨后给出的结论。对短期和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数值预报不见得比预报员的经验性预报更有优势。然而,对中长期(3~7天)天气现象的预报,尤其是对天气形势的预报,数值预报的准确率要远远高于预报员的主观判断。不过,当时效扩展到15天,甚至30天时,数值预报就很难有实际价值了。
如今,大部分网站或应用软件给出的天气预报都是数值计算的直接结果,准确率并不高。特别是那些15~30天的天气预报,几乎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我们还是建议大家从气象局 *** 发布的消息中获取天气预报。
(作者:上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