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正文

存款5000,房租3600,我在深圳无业躺平半年

在深圳,如果一个人说他想休息半年,能得到的回应大概率会是:“你家里有矿吧或者你存款一定很多吧。”

我都没有,但是我确实这么做了。

去年3月份,我辞掉了杭州的工作,7月份来到深圳入职了一家新公司,干了不到一个月就又提了离职,带着我仅剩5000的存款回到租金3600的出租屋里,一待就是半年,期间也没有通过兼职赚到什么钱,银行卡存款变成了负数,就这么度过了2022。

写年终总结的时候,我对我的2022评价是:快乐。

1►

你是真的快乐吗?

裸辞过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只有辞职离开公司的那一刻是最开心的,然后快乐值就会随着时间的递增和存款的减少断崖式下降。尤其是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没钱比没命还可怕。

这么长的时间不工作,需要频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焦虑吗?

我的答案始终都是:不焦虑,很快乐。

阴天爬山

我一遍遍地给前来询问的朋友解释,这听起来确实有点难以置信,但是我真的没有产生太多的焦虑情绪。不知道在他们听来像不像我在强撑着体面,但是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甚至到后期都奇异地产生了一种“你应该焦虑了!你怎么还不焦虑”的错位感受。

我没空焦虑。或者说,我一直试图让自己不去想有可能引发焦虑的任何事情。

Gap期间,每天最大的烦恼只剩今天吃什么,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小说、漫画、电影和弱智小游戏,昼夜颠倒地过着“中午醒,半夜睡”的不健康生活。

雨天看海

当然,我也不是毫无健康意识,加上也想趁这段时间了解一下深圳这个城市,我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多出门走走。偶尔在社交平台刷到“深圳海边天花板”“深圳宝藏公园”也会立马放下手机换衣服出门,不过更多时候没有目的地,只是随便朝一个方向,走到脚痛就停下来,看着手机上过万的步数自我安慰算是过了一天健康生活。

12月疫情放开之后,我因为没怎么出门感染得很晚,看到外卖平台骑手大量短缺,就注册了软件,走路送起了外卖,虽然第三天就不幸感染,但还是给二十多个人送去了水果和药,也赚到了九十多块钱,很快乐。这也是我半年唯一做兼职挣到的钱。

不工作就没钱当然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是与之相对的是我极低的消费欲望,去年一年穿得最多的还是睡衣,不出门不要说化妆,脸都不太想洗,衣服鞋子化妆品都成了非必需品,除了房租,日常开销其实并不算多。

靠着5000的存款和三个星期的工资过完前三个月,后面每个月的房租和开支就靠借呗支付。即便如此,我也不觉得焦虑,因为我心想,年纪轻轻,没碰黄赌毒,甚至没去创业,因为不想工作欠点债,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算什么Gap,不就是辞职在家摆烂嘛。

但也没人规定Gap不能这样。「Gap Year」,也就是间隔年,源于国外,也盛行于国外,通常指一个人暂时跳出曾经的轨道,花一段时间,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比如旅行、做志愿者、陪陪家人,或者就是在家待着。

我想做的事情,就是完全停下来,休息。

偶遇的云

只不过,中国人的字典里似乎没有Gap这个词。高昂的房租和物价以及职场对年纪大、空窗期长的普遍不接受不欢迎,让“休息一段时间”这件事的成本变得特别高,更何况是在为了搞钱,甚至无心恋爱的深圳。

其实,我很不理解空窗期也在学习技能提升自己这种HR眼里的满分答案,类似的满分答案还有很多:稳定编制、大厂高薪、买房买车、阶层跃迁……

可能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大学也在一所三流院校荒废了四年,让我永远答不出这种满分答案,只好接受自己是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进不了大厂也赚不到什么大钱,更不要提什么阶层跃迁,最理想的养老方式说不定是回家种田。

接受了自己能回家种田这一点,好像就根本没有办法不快乐。哪怕在此之前我还得打工很多年,但是在不想工作的时候,我当然可以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停下来想一下,我到底想干什么工作。

2

有意义这件事对我来说挺重要的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先后入职过几家公司,每次离开的时候都是裸辞,辞职的理由无论我讲得多么花哨,内心真实的想法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这份工作让我很痛苦。

我在杭州的工作是新媒体编辑,做了近一年半。由于疫情冲击和公司业务调整,工作内容逐渐从自有新媒体账号的内容创作变成机械、枯燥的代运营工作。原创性的内容输出不再是重点,甚至有时候只需要复制粘贴,取而代之的是花哨的排版和形式。作为一个内容编辑,我不得不花大量精力死磕排版,逛遍视觉网站找案例和模板,累死累活还经常推倒重来。更加重要的是,我花大力气做的东西,阅读量往往只有几百,四舍五入就是没人看。

我并不是一个清高自负到只想坚持做内容的人,实际上很多时候我都会秉持着“都是工作,赚钱嘛,不寒碜”的想法自动妥协。但是我接受不了一直做我自己都不想点开看的东西。哪怕它其实不用费劲思考内容怎么做,也不用凌晨一两点三四点还在为选题奔波。

这一次离职让我想要停下来想一下:我到底想做什么,以及,我能做什么?还没等我想明白,7月初就接到深圳一家女性情趣用品公司的面试邀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顺利通过了。

干了三个星期,还是赶在月末的时候辞职了。因为入职不久我就发现:我还是没想清楚。这一想,就想了半年。

其实一开始没有想过要休息这么久,提出离职之后HR找我谈话问我后续的打算,我也只是诚实地告诉她:“还不知道,慢慢看吧。”

刚开始两个月完全没有想过工作的事,随着存款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理智告诉我应该找工作了,但是强烈的不想工作的念头还是让我拖延着迟迟不想打开招聘软件。

公交车窗外的站牌

内心的说辞从一开始的“过完周末再说”到“过完国庆再说”“过完元旦再说”,最后索性怀着“在我应该还算漫长的打工生涯中,难道我不能再休息半年吗?”的想法过完了年。

在思考什么是有意义的工作的时候,偶尔会想起我曾经工作最有干劲的时候,每天约采访、跑现场,和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可以为了一个夜班司机的选题凌晨一点还在外面,也可以为了拍日出凌晨三点起床赶路。

我还是不能轻易定义什么是有意义,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快乐算一个。

3

空窗期不学习真的没什么

因为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年后找工作期间,我经常会刷到教人如何应对空窗期问题的帖子,三个月怎么说、半年怎么说、一年又该怎么说,答案基本万变不离其中,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知识拓展和学习提升的包装。

看完第一个我就没再点开看了,在面试的时候,我也基本上是实话实说,只在对方问到“这么久不工作你一定积蓄丰厚”的时候笑而不语。

然后我就发现,空窗期真的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可怕,求职毕竟是个双向选择的事情,在我看来,觉得空窗几个月问题很大的公司,基本上也不怎么样。

所幸我遇到的HR都还不错,有的听完我的经历也会开玩笑说一句“您完全不着急是吗?”也有的人表示这个大环境下,空窗期完全可以理解。

当然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对此十分在意的公司,但是我始终记得某次面试失败之后跟朋友聊天时她说的:如果一个社会要求一个人必须一直工作不能停下,那这一定不是个健康的社会。

又到一年求职季,深圳地铁的单日客流又创下历史新高,这说明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来到这座城市,相信每个人都是抱着到这里来找一个机会的信念来的,那么既然来了,就相信它,深圳确实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

也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那么多奔波在求职路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一点安慰,这安慰不是“你别焦虑了”,而是“我这样的都能找到工作。”

文丨Murtius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部分图片来源ShenzhenWeekly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