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正文

「宜宾」苦菜坝见闻

“这儿小地名叫苦菜坝,因苦菜遍地而得名。是筠连县少数民族聚居村,村民三分之一是苗族……”

天是蓝的,山是绿的,空气是清新的,路是蜿蜒的。目之所及,是一片动人心魄的田园风光。远山,高耸入云,似一幅清新疏淡的水墨丹青。近处,是一丛丛清幽幽的灌木,绿油油的庄稼,以及三三两两的民居。民居大多是小青瓦房屋,掩映在树丛竹林间,犹抱琵琶半遮面。天高气爽,风轻云淡。几只白毛乌骨鸡,在草丛间自由自在地觅食。一头大黄牯牛,在路边静静地啃着青草。车辆经过,也没有打搅它的美餐。唯有那小黑狗和小花狗静不下,在房前屋后追逐嬉闹。

“烤烟,好多烤烟……”下得车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烟的海洋。一行行烤烟,随山势起伏,伸向远方,犹如一道道琴弦,在天地间演奏着摄人心魄的乐章。三三两两的乡亲,在忙着采摘烟叶,田间地头弥漫着希望。同行的向导介绍,苦菜坝土地肥沃,盛产烤烟、玉米、土豆、红薯和小麦等农作物,所在的光明村有“宜宾烤烟第一村”之称。现在,苦菜坝的苗汉同胞又拓宽了经济门路,不仅种植烤烟,还大力发展大竹、方竹、核桃等特色效益产业,苦菜坝一点都不“苦”了。

走几级青石板路,步入寻常苗家。小青瓦、黄粉墙,燕儿窝、木门窗,简朴而典雅。主人拖出长长的木板凳,一边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一边拿来一把砂罐、几个海碗,开始倒茶。泛黄的茶水溢满了茶碗,暗红暗红的。听说苗家有以酒迎客的传统,这茶水又是暗红色的,与枸杞酒的颜色差不多,大家都坐着不动。见大家不喝,主人介绍说,这不是酒,是老林茶,高山老林中的一种野生茶,采其嫩枝嫩叶晒干煮泡而成。煮泡时用砂罐盛水,放在柴火上煮沸,再将茶叶放在沸水中,三凉三沸,熬炖为汁,喝了生津止渴、消热解暑。我喝了两大碗,果然!

“芦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传统吹管乐器……”来到苗家,自然要欣赏芦笙。芦笙是筠连苗族的代表乐器,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光洁美观,古色古香。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技艺考究,传承很难。而这位主人,却是制作芦笙和演奏芦笙的高手。他制作的芦笙,音质纯正,远近闻名,每年都要卖一百多支。他领头奏芦笙跳花山,同胞们都要欢快、尽兴得多。在一位朋友的提议下,主人双手捧持笙斗,指按音孔,边吹边跳,演奏起了芦笙舞。在悠扬的芦笙声中,看着主人古铜色的脸,我仿佛看见无数的苗族同胞,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手拉着手,跳起了花山。他们一会儿合成小圆圈,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蕾;一会儿又扩成大圆圈,又像是尽情绽放的花朵……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是采风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大家见景抒情地把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吟哦了一长串,还侃出了许多苗家文化和民间掌故。天南地北的,兴高采烈地……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只要给心情放个假,走出城镇,走到户外,用心去观察,悉心去体味,你就会发现,乡下的风景是那么撩人,山里的生活是那么惬意。

作者:田雨佳

(筠连县委统战部供稿)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