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正文

伊春探秘鄂伦春船棺洞

在电脑屏幕上,我仿佛听到一个民族前进的脚步声.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呀打不尽……”每当人们听到这熟悉的《鄂伦春小唱》,就会想起生活在小兴安岭莽莽林海之中,勇敢剽悍的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地区。鄂伦春为古肃慎的后裔 ,来源于明代野人女真中的北山野人一支。

黑龙江流域是鄂伦春族的发祥地。最早鄂伦春族住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西起贝加尔湖,东至库页岛的广阔地区,17世纪中叶由于沙俄侵略,南迁到大、小兴安岭一带。

鄂伦春人的众神之神偶像。

很早就在搞文物研究的朋友那里听到过关于他们几个人、几匹马、走了几天,吃尽了千辛万苦才把鄂伦春的船棺运回的的真实故事。可当我要求看一下当时现场拍摄的照片时,他确这样告诉我,由于当时用胶片拍摄的照片全部都丢失,这个神秘的藏有船棺之地,就成了我这个摄影人十分梦想能到达的地方。

鄂伦春族人正在"点兵出猎"。

鄂伦春一词是民族自称,鄂伦春是由鄂伦春语“俄伦”和“千”组成,其中“俄伦”是山的意思,“千”则是指人们”。“俄伦千”意即住在山上的人。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

康熙三十年(1691),清廷把鄂伦春族分成“摩凌阿”与“雅发罕”两部分,归布特哈总衙门管辖。“摩凌阿鄂伦春”为骑马鄂伦春之意,编入八旗组织,用以南征北战。“雅发罕鄂伦春”意为步行的鄂伦春,指失去驯鹿尚未得到马匹仍在游猎的鄂伦春族,分设库玛尔、毕喇尔、阿力、多布库尔、托河5路,路下分8佐,每佐设鄂伦春族佐领1人。其中毕拉尔路共两佐,游猎于今逊克、嘉荫、桦川、木兰、铁力等县境内。

 鄂伦春族最后的女萨满关扣尼,一生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的故事。

 鄂伦春族人由于过去长时间生活在大小兴安岭茂密的森林之中,与外界相当隔绝,令人神秘不解的是,有着一千多年民族历史的鄂伦春族人,只有语言却没有本民族文字的记录。(鄂伦春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1953年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全中国仅有鄂伦春族2256人,其中生活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胜利鄂伦春民族村的只有67人。

艰难都在征途中,寻找鄂伦春船棺洞的过程。

 用新闻界的一句名言:我来了,我看到了……

鄂伦春船棺洞出土的匕首等物。

船棺盖用的是白桦树皮。

 鄂伦春族人的饲马神偶,马匹在鄂伦春人的生活中占用重要的位置。

上山、下山、翻坡越岭爬过7坐山,我们终于爬到鄂伦春的船棺洞对面的山头上。此时,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耳边只听照相机的快门声疯狂的响起。对面的雄峰峭壁在照相机长焦镜头中无比清晰,让我的思绪也随着镜头而放大了脑子里存放的信息。

关于鄂伦春的船棺洞的最早发现,应该是汤旺河林业局第十林场工人董树江,1985年7月初,爱好打猎的他在在距场东北25公里乌云河畔,在一座百余米高的峭壁中部发现一天然形成的洞穴,距地面高约50多米,,洞深约6米,洞内在3米处拐90度弯,洞口至拐弯处放有一口棺木,棺木长2.75米,宽0.81米。船棺侧面及底部以水流冲刷及河石刮撞痕迹明显。棺木中上部棚盖桦树皮数块,用铁钉和木钉固定在木棺上。发现时墓主头骨已无存,仅剩少量下肢及上肢骨,棺内的文物有桦皮筒、箭杆、马蹄袖布衣残片,铁刀、铁甲片、骨箍、骨鸣镝、铁箭头、铁佩环、铜佩环、铜管、皮钮扣、铁带扣、鱼漂、网纲、舌形渔具、磨石、皮甲衬等50多件。

从船棺洞里向外看去……

这是闪光灯亮起时洞内的真实情况。

 说不恐惧害怕是假的!这是当时洞中的情况……

 鄂伦春船棺洞出土的船棺,(现存于伊春市森林博物馆)

出土的铁甲片和桦树皮制作的生活用具。

 看到大家在洞口外向洞里探头探脑看来看去,确没有人行动,我也突然明白了,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恐惧!望着洞口里面黑黢黢的地方,想着就在这半米高的洞口深处就曾经有船棺和尸骨的联想,马上让我的心跳也加快了起来,可如果我就是由于恐怖而不敢进去,那就是摄影者的失职啊,想到这里我绝对是硬着头皮向洞内爬去,好在同行的乌伊岭广电局的小张在洞口拾到块桦树皮点着了向船棺洞的深处扔去,就是借助着这点微弱的亮光,我迅速对焦,连续拍摄了两张,可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拉!燃烧的桦树皮产生的烟雾又被我的身体堵在洞内,顿时熏得我眼花缭乱!我退了出来,准备等烟雾散了以后再爬进去拍摄,可当我再进洞内拍摄完,回头问谁还进来拍摄时,外面已经没有了动静。

萨满~萨满~

过去穿兽皮,吃兽肉生存的原始人鄂伦春族人,经党和政府安置,实现下山定居,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岭上人家~鄂伦春族人。

 鄂伦春族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斗熊舞。

 今日鄂伦春族人家己经融入进现代社会之中……

 在后来的资料整理中发现,根据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考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古代墓葬形式之一的船棺葬,在整个东北还从未发现过,这样船棺葬为迄今唯一。墓主是鄂伦春族为清代世代相袭的鄂伦春披甲。(既八旗士兵,不过按着他安葬的礼遇来看,墓主必是鄂伦春族的首领级别的人物)他生活的年代约在清初,有400年左右历史.。

据《黑龙江民族史纲》记载:清政府于1639年在这里收编了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民族6950多人,将其中5673人纳入八旗,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嘉荫出土发现的“鄂伦春正红旗佐领印”就是最好的证明。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