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正文

天水人的新春盛宴——天水社火

“不到正月十五,年还不算过完”

在天水老百姓心中

这句话已是共识——

因为正月的元宵还没有吃

灯会还没去看

社火还没来闹

怎么能算过完了年?

其他热闹的场合随时都会有

而一年仅一次的正月社火活动

这是每个天水人无法割舍的新春盛宴

天水社火·起源

天水社火,也叫“秧(烟)歌”,

是天水各种民俗歌舞形式的总称

是民间百姓从古至今

在田间劳作、日常生活、民间传说中

累积并演变而成的一种文化传承体系形式

天水深远的文化根脉

众多历史、文化、民俗的遗留

造就了天水社火的多姿多彩

堪称历代文化和民俗的活化石

在秦安大地湾出土的文物信息里

清水宋墓、麦积宋墓出土的歌舞画像砖上

都能找到社火清晰的影子

说明源自天水民间的社火

已用各种各样的形传播了几千年

每年正月开始至正月十五左右

天水各区县的社火此起彼伏

如同展开了一幅红火又热闹的新春年画

天水社火·内容

天水社火虽发自民间

但内容涉及十分广泛

上到神话传说、天下时事

下到耕种劳作、家居琐事

加上各类表演形式如神话人物扮相的仪仗

高跷、旱船、舞狮、龙、扇子舞

浩浩荡荡 十分壮观

加上队伍中时不时出现的“妖公妖婆”助阵

与观社火的百姓互动

一场生动活泼的民俗文化大型展演就拉开了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

天水社火还融入了各区县的文化特色

如秦腔扮相社火、武山旋鼓舞社火表演等

无一不是天水人对本土文化自发的传承与喜爱

也招展着这片热土上历史文化的演变与积淀

天水社火·特色

如果白天看的是“白社火”

那么天水秦州区的“黑社火”

是天水众多社火表演中较为独特的存在

(黑社火: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正月初三开始到元宵节的晚饭时间后

秦州区农村里的黑社火就按时开场了——

唱民间小曲、跑花灯、敲锣打鼓

拉胡胡(板胡、二胡等)

一折折风格各异的独幕剧和各类剧目折子

让天水民间历史故事、婚姻爱情、忠孝节义

在大头娃娃的插科打诨中

一幕幕地反映在人们面前

往往压轴的狮子舞会将黑社火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百姓们在观看社火的同时

也纷纷恭贺新春

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社火代表着天水本土文化的传承向前

也代表着天水人对家乡的祝愿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用社火留住了天水文化的根系

也让天水的文化日益走向世界

来源:云游天水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