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正文

东南第一山——绥宁神坡山和邓子龙的渊源

风光旖旎,令人叹为观止;梵音悠幽,让人心生敬意——这便是有着“东南第一山”美誉的神坡山之景。
神坡山坐落于湖南省绥宁县长铺、枫木团、河口三乡交界之地,距县城13公里,主峰海拔1139米,系雪峰山系南端与越城岭北缘的交汇地,是集宗教、科研、文物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漫步神坡山,山下的蝴蝶潭、白龙壁、飞来石、铁墩石,山腰的千年神坡庵,山顶的摩崖石刻“东南第一山”,和漫山遍野的珍稀树木穗花杉,步步皆景,意蕴无穷,引人入胜。

神坡山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公元845年,即唐代会昌5年,当时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又因道佛两家矛盾不可调和,在以赵归真为首的道教徒的煽动下,武宗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历时数载的“毁佛运动”。 其时高僧先觉和尚师徒三人为躲避此灾难,而行游到此地,登山建寺庙而传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僧尼和尚、善良信女、教友方士又募捐化缘,将庙庵修葺一新。如今,神坡庵香火旺盛,吸引着方圆几省的信佛来朝拜。香烟袅袅,暮鼓晨钟,梵音空鸣,成为了神坡山胜境之一。

神坡山为什么会被称为“东南第一山”呢?这来源于神坡山上的明代万历年间黎靖参将邓子龙所题摩崖石刻(如图)

邓子龙是何许人?他又为什么要题“东南第一山”呢?这个东南作何解?

1、先介绍一下邓子龙其人:

邓子龙(1528-1598),明代抗倭名将,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江西丰城杜市镇邓家村人。李根源《腾冲参将邓子龙传》载,其“字武桥,貌洪魁,骁捷绝伦,兼通翰墨”,即邓子龙不光是一员武将,一位悍将,还擅喜书法,所到之处,挥毫题字,刻碑勒石,时人多宝之。邓子龙善书法、好吟咏,著有《风水说》、《阵法直指》和《横戈集》。他还自题“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在书房匾额上,足见文武双全。

(邓子龙(1528-1598),江西丰城人,曾任广东把总、浙江都指挥佥事、湖南靖州参将,官至副总兵。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奉旨领军援朝抗倭,战死疆场。)

嘉靖三十七年邓子龙(1558)中武举,后赴福建、广东沿海抗倭,由小校升至把总。此后累积战功,升任广东把总,后又参与镇压江西、广东等地的山贼、巨盗,又平定了金道侣起义和五开卫兵变,以功升任代理都指挥佥事,掌管浙江都司。万历二年(1574)迁铜鼓石守备;不久,署都指挥佥事,掌浙江都司,后升靖五(靖即靖州,五即五开卫,今贵州黎平)参将,领兵平息麻阳(今湖南麻阳西南)苗民金道侣起事和五开卫兵变。十一年,任云南永昌卫参将,率兵激战攀枝花(今属四川),阵斩引缅甸军入境的木邦部罕 虔,升副总兵,统领姚安营兼领腾冲营,因虐待腾冲兵致兵乱,被夺职。十八年,受命立功自赎,率军与游击杨威部配合,平息丁改十寨起事,复副总兵,署金山参 将事。二十年遭劾罢归。万历二十六年(1598),日本侵犯朝鲜,邓子龙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鹭梁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子龙奋勇直前,不幸阵亡。

2、他又为什么要题“东南第一山”呢?这个东南作何解?

文武双全的邓子龙出自于将门之家。他的祖父邓金真明正德年间被朝廷派往石阡与施秉的交界地马溪屯一带驻守。嘉靖三年(1524),邓金真在镇压佛顶山苗民起义时,战败身亡。从小,邓子龙就立志要成材为国效命,征服苗蛮,要为爷爷雪耻。26岁那年,他借故乡剑气典故赋《磨剑口古》一首:“磨就霜锋胆气雄,神光长射斗牛中。张华去后无消息,千百年来起卧龙”,以寄托远大的抱负。他成为了杰出的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为祖父雪耻,光宗耀祖。

摩崖石刻题字,他最喜欢写“过化”。江西铜鼓石摩崖石刻“潘周过化”,是邓子龙任鄱阳守备时明万历五年(1577年)书写。“过化”二字,取自于《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潘周过化”含义为:江西巡抚潘季驯,巡道周思敬派鄱阳守备邓子龙,到赣西边陲镇压李大銮农民起义后,铜鼓境地才得以开化。而“过化”的神,邓子龙则暗喻自己。他的理想就是“过化”起义蛮民。

邓子龙积功任广东把总,万历九年(1581)任镇守黎平的统兵官,即黎靖参将。黎平城原本就是明朝屯军的军事遗存,最早于县城的五开洞设五开卫,按明代的都司卫所制度,五开卫属湖广都司,地域北至今天的锦屏隆里、新化,东至湖南怀化的靖州县,南至黎平的雷洞乡铜鼓坡一带。

明万历九年(1581)冬,天寒地冻,冰雪封江。邓子龙将军以湖南靖州参将身份奉旨征剿富州(今麻阳)苗民金道吕起义,率军途径辰溪辰阳古城的辰、沅交汇处,看到江河封冻,大军受阻,邓将军心急如焚,千军万马饮马江边,安营扎寨,以待时日启程奔赴富州。

一日雪后放晴,万道霞光洒向波光粼粼的江面,薄薄水雾缕缕升起。邓将军极目远望,看到熊首山的皑皑白雪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光彩熠熠,瀑布从万丈悬崖飞泻而下,听到崖下洞穴里真武殿里传来婉转悠扬的钟磬声,邓将军耳濡目染,热血奔涌,他被眼前这幅美妙绝伦的山水画深深吸引住了。顷刻间,他快马加鞭,看到水天一色,龟山静卧于辰水、沅水之中,他灵感迸发,在真武殿的悬崖石壁上,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一首《登辰溪真武殿》的五言律诗琅琅上口,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岩阁飞钟磬,参玄一振衣。步看云散处,坐待月来时。石引梅根瘦,江添雪水肥。乾坤皆幻景,随处可留题。豫章邓子龙题刻。”这是位于辰溪县辰阳镇熊首山麓真武殿殿后的石刻。

不久,江水丰盈。邓子龙将军率军入辰水,溯江而上,直捣富州,一举平息了麻阳苗民骚乱。是年,邓子龙率军镇守靖州,戍边苗疆,任湖南靖州参将。

万历十年(1582),邓子龙统兵黎平期间,曾经登临其辖地今湖南靖州的飞山,题《登飞山》,诗云:“南来倚剑上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高),满眼烽烟坐里消。神器自知无鬼域,嫖姚何处有天骄。岩飞瀑气披深洞,风送钟声下远苗。西望六百八十穴,我欲一扫归天朝。“

此时的邓子龙豪气冲天,剑指山林沟壑间的诸多“苗穴”,欲将“叛民”们“一扫归天朝”,为祖父雪耻。

仲夏,将军带兵三千,自洪江,过绥宁,进击黎平,坚定必胜。遇雨,乃停。携二三随从,登神坡山。见山势雄壮,景象大观,遂慨然拔剑,刻石:“东南第一山”,以此铭志。其字,剑走龙蛇,笔力遒劲,至今仍锋芒逼人,英气长存。
翌日,将军驻军寨市。欲登云雾山,遇雨阻,不能成行。乃赋诗一首:“云雾望亦险,欲向岭头行。远呼千嶂合,长啸万山平。岩花因宿冥,山鬼厌新晴。不断楚天雨,留予燕然名。”
大家气象,溢于表里。
越一日,雨后天晴,将军起兵。过黄桑坪,于长安堡(今上堡)驻马,观将士行军,气势威武,又赋诗一首:“诸葛五月渡泸水,我于仲夏进长安。峒夷大小胆不破,苗夷远近心皆寒。有说用兵五万众,只愿与我三千宽。武岗广贵计都莫,沿边悉扫三年专。”
大将气概,跃然诗中。

邓将军兑现“诺言”, 黎平肇兴乡下皮林发生农民起义,邓子龙带兵镇压后驻守黎平期间,亲自赴施秉马溪乡为其爷爷立碑。

贵州省施秉县马溪乡中寨村北,有一大致呈正方形的石墓,高2.7米,长宽均为6米。墓前树石碑,高1.2米,宽0.6米,圆首碑额题“丰城邓府”。碑正中竖向楷书阴刻“敕赠镇国将军邓公金真七府君之墓”,上款“钦差分守湖广黎平五靖等处地方参将江西丰城县嫡孙邓子龙泣血”,下款“万历拾年仲冬吉旦立”。这其中有一个佐证,在《古今图书集成》镇远府部的章节中,收录有一首邓子龙立碑途中经过白垛乡云台山时,专门描写此地风景的诗,云:“万山高处云结台,崔嵬鼎力真奇哉。乘风步虚一搔首,白云散尽青天开。穿崖出洞二十里,宝塔三五涧中起。巨木枯藤石上生,夜来挂月朝飞雨。石钟石鼓数声静,野鹤时笑烟霞里。天门玉籁天孙语,织女银河罢机杼。下界山神知我来,功成羽化蓬莱主。”

万历十一年(1583),邓子龙在黎平与下皮林隔溪相望的石帽山东面断崖上,又留下直行楷书石刻“过化”二字,意其兵锋所向,民皆归化。“过化”两字巨大,每字1.5米见方,方圆数里之遥,清晰可辨。

邓子龙得偿所愿,征服了东南蛮苗起义,为祖父报仇雪耻,“过化”东南!!“东南第一山”英气长存!

展开全文阅读